《基于儿童本真建设本色课堂》阶段研究小结
(2013年4月-2014年6月)
自2013年4月本课题获准备案以来,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全体组员团结协作,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提升组员研究水平,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在研究中提升认识,取得了丰实的研究成果,课题网站建设日趋成熟。
这一学年我们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是依据本色课堂的基本精神,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力争使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都要体现本学科特色和课程性质,适切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做到目标恰当,内容实在;2.依据基于儿童本真的本色课堂的基本精神,建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的研究;3.依据基于儿童本真的本色课堂的基本精神,着力优化课堂教学技术细节的研究。如课堂教学中情景材料的选择,问题探究的设计,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教学手段的应用,情感氛围的营造,学习方法的指导等,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各项活动都有意义。
围绕这些内容,我们全体成员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
【本阶段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交流共享。
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了多篇关于本色课堂的文章,如《科学制定目标,追求优质高效》、《追求简约课堂,提倡有效教学》、《回归数学味课堂,使数学课堂更有效》、《如何提高二度备课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并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并以相关话题为主题,开展课题论坛,各抒己见,由于教师分属不同级组,集中开展活动不方便,我们积极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研究、学习、交流活动,如网上论坛、本色课堂QQ群等,创新的研究形式为教师参与活动提供了方便,也大大提高了活动的效率与质量。
另外,我们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各学科的新版课程标准,吃透课标的思想,全面、准确把握各学科的性质和教学本质。
二、开展课题研究课。
本课题研究主要依托我校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五个学科教研组开展,这五个学科教研组也是本课题开展活动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研究的切入点。本学期研究课的开展,主要由这样几个层次组成:与常州局前街小学的语文联谊活动;协作片数学本色课堂研讨活动;我校课堂教学竞赛。与局小的联谊活动,让我们感受了他们的课堂中对生命的关怀,以人为本,这课堂教学最本质的特点。协作片数学研讨,关注了数学学科的本质,体现了生活化的数学。我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竞赛,无论是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都紧扣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三、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十分有效,实施科学合理的集体备课制度,有利于教师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十分重视这一方面的内容。以学科为单位,经常组织开展单元教材分析、单元集体备课等活动,形成了一些重点单元的精品教案,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
四、专家引领。
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毕竟有限,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专家的指导。除了在课题方案定稿前邀请区教研室徐主任来论证外,这学期,我们还邀请了教研室钱主任来校作了关于如何评课的讲座。
【阶段研究成果】
1.在研究整合《常州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修改、形成了《宋剑湖小学本色课堂标准修订稿》中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部分。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
一级指标:定位准确、适切,表述清晰规范。
二级指标:1.教学目标应契合学段、学期和单元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
3.教学目标要描述通过教学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
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
4.教学目标应明确表述学生通过学习应该学会做什么;
5.教学目标应是可达成的,可测评的。
教学内容:
一级指标:选择合理,运用得当,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教学要求。
二级指标:1.围绕目标整合教材内容,拓展和开发教学资源;
2.教学内容应是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所学习的内容;
3.教学内容的容量和难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4.教学内容应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给所有学生提供学习和提高
的机会;
5.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经验背景结合,帮助学生构
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6. 教学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交际为目的的有意义的互动,发展学
生的语言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深层次的思
考。
2.教师论文:
3.本色教案:
在下一个阶段,我们将着重研究教学组织环节的各个细节,将继续做好各项工作,并进一步完善课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