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4-12-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秋月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

               执教者:宋剑湖小学    张秋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温习小诗《秋》,感受大自然的文字。

  2、的确,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作者,除了落叶,他还写了好多好多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向我们传达着各种各样的知识。有一位作家先于我们掌握了大自然的文字,他就是——

3、简介伊林。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初读要求:

(1)自由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下;

(3)思考: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2、学生读课文,读后交流问题,归纳出天书和地书

三、讲读课文

1、这天书和地书上的文字向我们传达着哪些知识呢?(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试着填空:大自然是一本书,            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

1)星星,结合小熊星座图认一认,找一找北极星

2)云,结合铁砧图,砧状云图让学生对其有感性认识,重点理解“预兆”

 A、读一读课文第三节

 B、指名说说对预兆的理解——出示解释】预兆是事情发生前所显示出来的迹象——说说生活中什么是什么的预兆

 C、结合“看云识天气”引导学生读一读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

  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

 3)花岗石,重点了解“冰川漂砾”,结合图和资料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每学完一种文字,就相机用“大自然是一本书,________________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

 2、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呢?能否完成以下题目:

1)蚂蚁搬家,蜻蜓低飞,鱼儿都露出水面,看得懂大自然文字的人就知道(                )。

2)如果突然之间鸡飞狗跳,能读懂大自然文字的人都知道(                           )。

3)锯开大树,你就能发现树的断面部分有一圈圈的纹路,这就是年轮。年轮也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告诉我们(                            )。

4)根据河北太行山山崖间有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推断出(                    )。

5)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推断出(                             )。

 3、你觉得我们怎样才能学会大自然的文字呢?(可以结合课文的第7节说说)

引导:

1)出示课文第七小节:读一读

2)课文中告诉我们要了解大自然的文字主要有这样三种方法:注意观察,再到书里去寻找,请教有学问的人。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补充习题;

2、用今天学到的认识大自然文字的方法,去认识更多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

 

              天书:星               观察

 

大自然的文字                           看书、上网

 

             地书:石灰石、花岗石      请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