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几个小诀窍
——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学习心得
在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偶然事件。教师如果不能灵活处理这些问题,就会造成僵局,伤害学生感情,导致教育教学工作上的挫折和失败。遇到这些事情时,我们教师该怎么做才能迅速地解决偶发事件,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在处理这些偶然的事件时,我们只要掌握一定的带有规律性的处理方法,即可以不变应万变。
一、因势利导。
科学的诱导,可以使这些偶发事件为课堂教学服务。这是我听来的一个故事。有一位教师上课时,突然亮起了闪电,响起了惊雷,把学生的眼光都拉向了窗外。止是止不住了,教者干脆放下课本,一边和学生一起观察雷电,一边讲闪电、雷声方面的科学知识,等学生情绪安定后再转入教学。课将结束时,他又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闪电和雷声的奥秘》的短文,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警告暗示。
为了保证可贵的教学时间不被浪费,有些理由在课堂上容不得你去细讲的,首要的是通过警告的方式来制止事情的发展势头。教师提问一个学生,当那个学生站起来,身后爆发出一阵笑声,老师和被提问的学生都被笑懵了,一查才知道这位学生后面被人贴了张纸,白纸上面写了几个“某某某是笨蛋”的大字。老师没有直接追查肇事者,边让这位学生把纸条拿掉,边警告:“这种恶作剧是对人的侮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以后我们不应该再看到这种不正常的事件。”也因为没有穷追猛批,不仅当时事情没有再发展,而且课后搞恶作剧的学生还主动认了错。
三、提问干预。
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干预方法,可以达到制止事件发展和警告当事人的双重效果。这也是我们教师经常用的方法。两个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老师见此情景,提出一个问题让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这样,两个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了。他们的小动作也不敢再做了。
四、片刻沉默。
这是一种被人誉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处理方法。即当偶然事件发生时,教师停止讲课。用目光对肇事者予以警告。一对同桌为了三八线的问题在低声争吵,眼看声音越来越大,而此时正是教师讲课的紧张时刻,不便于花费时间来处理。教师就停止讲课,用目光盯着他们,全班同学也都顺着教师的目光转向他们两个人,两位争吵的学生立刻意识到了,马上就停止了声音。只花了几秒钟时间,就达到了效果。
当然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个老师都有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能迅速有效得解决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让学生的心思跟着老师转,那么这就是成功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