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范例与实施策略》数学学习心得之如何上好低年级“图形与几何”课程
发布时间:2014-04-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小玲

如何上好低年级“图形与几何”课程

宋剑湖小学    吴小玲

小学阶段的数学中“图形与几何”这一块贯穿了一到六年级整个教学过程,我长期扎根在低年级,对低年级的“图形与几何”这种类型的课比较有研究,今天就来探讨一下如何上好低年级的“图形与几何”。

在低年级,教材安排了3次“图形与几何”的课程,一年级上册认识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认识了平面图形,到了二年级下册又认识角。这三块内容都旨在让学生通过找一找、画一画、比一比等多种实践活动来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总结出几何图形涵义,再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把实物、头脑中的表象、图形三者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而低年级的“图形与几何”课程难点就在于怎样把学生头脑中对图形的表象认识抽象成数学上图形的涵义。我觉得要完成这种转化需要学生参与进来,进行大量的学习活动、探究,并在活动中总结出图形的涵义。以我前一阶段刚上过的课《认识角》为例。《认识角》是二年级下册的知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认识角》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但是低年级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采用以下一些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

1、这节课我创设了找平面图形老朋友的情境,想帮助学生回顾旧知,然后让学生通过找这些图形中的共同点引出角,让学生感知图面图形中有角,而且对角的样子有了初步的感知。

2、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这一核心。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开展操作活动,并与小组活动相结合。从最开始的找角、指角、标角、判断角、再到后来的玩活动角、折角等活动,我努力让学生在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在教学中关注每个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及时与学生沟通,对学生予以及时的指导、评价、总结。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的兴趣更浓了,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

总之,对于低年级的“图形与几何”课程,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总结和创新,这样学生学习才会觉得有趣而深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