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语文之我见
——学习王荣年《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的体会
宋剑湖小学 朱秋莲
学习了王荣年《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的文章,结合自己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思索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是啊!语文是应该回归本色,做点语文该做的事情了。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一、平平淡淡教语文
平淡即平实淡雅,不加色彩,不加修饰,不刻意雕琢,不自作矫情,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是原色、原汁、原味,是本色语文、本体文、本真语文。
平淡为真。返于自然,归于纯净。教师持这种心态,就会心平气和,以真心与文本、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以真情和作者及学生进行真诚交流。所谓 “清水 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平淡致静。教师心静如水,学生雅静无声,不讲奢糜,不求浮华。师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有心灵的絮语,有自然的默契,有随机的暗示,有会心的微笑。 这就是潜移默化,也就是“不言之教”。
平平淡淡不是平板淡漠,更不是平庸散淡。平淡之中,有时也会奇峰突起,有奇思妙想,有神来之笔;有时也会峰回路转,有曲径通幽,有柳暗花明。 平平淡淡教语文,方露语文本色。如司空图在《诗品》中所言“生气远出, 妙造自然”。又如苏轼所言“无穷出清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可见平平淡淡教语文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对人文素养的要求更高了。在某种意义上说, 平平淡淡更像一种心态、一种风格、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二、简简单单教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不要硬给语文课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 过于复杂,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翻新,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
当前,有些课,尤其是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如此,知识如何能内化?技能如何能熟练?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素养。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教学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
三、扎扎实实教语文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 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要认真研究教学过程,这既是学生思维、想象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 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统一的过程。过程由各个环节组成,随着教学进程,要环 环相扣,步步为营,遇有错误要及时矫正,遇有遗漏要随时填补,发现生成性的课程资源, 要随机应变, 充分开掘利用。 不要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 仍按 “预设” , 一成不变。
四、轻轻松松教语文
为了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学习,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气 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言高论,尽情地表露他们的喜、怒、哀、乐,毫无顾忌 地表达他们独特的感悟、独特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 其次要留下空白, 留有弹性。 所谓留下空白,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坚持和文本对话,善于从文 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中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 未了之情,从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中去发掘未写出来 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所谓留有弹性,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势, 能伸缩自如,进退有节,开合有度。轻轻松松学语文,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而是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 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
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