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3-12-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小玲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例1、例2和“想想做做”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3、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三、教学重点:

体会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四、教学难点:

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五、教学准备:

课件、玩具小猴、飞机模型等。学生以4人为一组分组坐。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是在哪见过的?

东东他们星期天也去动物园看了大象,想知道他们看见的大象是什么样子吗?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看大象的小故事。

2、故事引入:星期天,退休的李奶奶带着他的小孙子东东、明明和外孙女欢欢去动物园看大象。一进大门,东东他们就把李奶奶拉到了象园,李奶奶说:“唉,我老了,走不动了,眼睛也看不清楚,就坐在门口等你们,这大象嘛,还是你们看过后说给我听吧!“好的,好的!”三人连忙答应向大象跑去。

东东急急忙忙走到了大象的前面看了看,说:“奶奶,奶奶,大象啊有两个大大的眼睛,一个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两把大扇子。”

明明跑到了大象的后面大声地说:“奶奶,大象就像是两根柱子顶个门,门上有根摆来摆去的长鞭。”

笑笑不急不忙,走到大象的侧面说:“外婆,其实大象就像是四根柱子上有座墙壁。”

 “哎呦呦”李奶奶说:“乖孩子们,你们都把我弄糊涂了,难道有三只大象?”

3、提问:小朋友们,他们看到的到底是几只大象呢?既然是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向李奶奶介绍得不一样呢?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哪那一面观察的吗?

4、掲题:虽然都是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 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实践感知

1、教学例1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也喜欢拍照,课前就拍了两张照片。(课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吗?(教室)

老师拍的两张都是我们教室的照片,为什么不一样?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哪一张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后面拍摄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组交流,反馈意见。

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老师手中还有学校校门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校门的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

学生判断,说说想法。

小结:同一个校门,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3、教学例2

1)导入:

谈话:看了这些照片,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来拍一拍呢?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小猴)

2)指导观察。

示范:下面我们来观察小猴,请小朋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示范)我先观察小猴的前面,像这样(从前面平视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师看到的是这里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选择)

让每个小组的1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观察小猴的前面,师生共同评价。

继续示范:再观察小猴的左边,(教师转到小猴的左边)这回老师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图片呢?(一边看,一边从四幅图片中找出相应的图片)哦,是这一张图片。(举起小猴左侧面的图片)

谈话:下面请每组的四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从四幅图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教师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观察姿势。

反馈:请每组1号小朋友举起你看到的小猴图片,(学生举起图片)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分别让每个小组234号小朋友举起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并说一说看到的是哪一面。

比较:(举起每个组24号小朋友选择的图片)这两张图片,分别是每个组24号小朋友看到的,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吗?你是怎样想的?(看到小猴的右半边脸时,是从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半边脸时,是从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3)换位观察。

谈话:刚才每个组的四个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小猴,每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小猴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你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吗?请每个小组的小朋友按这样的顺序(手指顺时针方向)换个位置再观察,并在四张图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观察后,组织反馈。

继续换位观察,使每个学生都分别从四个位置观察小猴。

提问:通过刚才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你发现了什么?

4、例2连线题。

谈话:小青、小明、小玲和小梅也为这只小猴拍了照片(出示第二个例题的情境图),你知道下面这些照片(出示四幅图片)分别是谁拍的吗?请小朋友在书上连一连。

交流:说一说,你先找谁拍的照片,再找谁拍的照片,把小朋友和小猴子连线时怎样想的?(可以:①按着照片顺序连的;②先找正面和背面的;③先找出与我们观察位置相同的那位同学所拍的照片。同时说明思考、判断的方法。)

小结: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连线。(着重让学生弄清判断从左侧面和右侧面看到的视图的方法。如:当学生说到小明看到的是第二幅小猴图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训练,内化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的情况,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哪位小朋友看到的吗?请在书上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请小组长拿出飞机模型放在桌上,并将飞机头部照教室的前面放好。每个同学在自己的位置上蹲下,眼睛平视观察飞机模型,记住你看得的样子和形状。

出示编上号的4幅飞机模型图。

先想一想你看到的是第几幅图,再猜一猜你们小组里其他三位同学看到的分别是哪一幅图。

学生小组内交流,小结。

(四)总结课堂,拓展延伸

1、提问: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欣赏:庐山美景。

七、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