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兵》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3-05-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孙惠娟

《菩萨兵》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宋剑湖小学  孙惠娟

 在还没有上《菩萨兵》这课前,我真有点儿担心,因为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已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孩子们会喜欢这样的课文吗?为了上好这课,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且课前也布置学生找一些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在教学《菩萨兵》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的教学:
一、注意背景的补充
      
上课前,为学生补充有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否则学生很难体会军队的概念,也不能理解鱼水深情的含义。在课堂上,我简述红军长征背景,补充这段资料,让学生知道红军为什么会到藏族地区,也能体会历程的艰辛,对理解休整一词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意重点语句的教学
       
这篇课文中,朱德总司令说: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是课文的重点理解内容,学生理解了这句话,对于理解课文主题,理解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这一教学难点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一句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红军为藏族同胞春耕,自然要播种,种子就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说的是农作物生长的过程;另一层意思是说红军在藏民居住区的所作所为,红军爱民的形象会像种子一样,播撒在藏族同胞的心里,从而会得到藏族同胞的理解和支持的。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没有费力,但在理解更深一层意思的时候有点卡壳的现象。一开始的时候,我有点着急,课文讲到这里,学生对文本应该是很熟悉了,理解出深一层的意思应该很自然啊。我又一想,这些还都是些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先将这个难点暂时丢在一边。在孩子们体会到藏胞的态度转变,通过表演走进了藏胞心里之后,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造句的处理要灵活
       
尽心尽力是要造句的,我在之前进行了铺垫,问学生:你们在做什么事会尽心尽力或者什么情况下应该尽心尽力,用谈心的方法教学,如果学生能够答上来,那么造句也会水到渠成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