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第二课时)
宋剑湖小学 章志英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通过对本课重点段的教学来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体验海底声音的奇异
1、读题。
指名读,齐读。
2、出示词语
(1)蜜蜂 小鸟 小狗
(2)嗡嗡 啾啾 汪汪
表示声音的词,叫拟声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连起来,成为词,叫叠词。
(3)你还听过像这样的声音吗?
指名将拟声词写到黑板上。
3、海底的动物也会发出声音
指名读
4、老师很欣赏这个省略号(引导学生读板书上的声音),为什么作者不把这些写进去呢?
那我们穿上潜水衣进入海底能听到这些声音吗?
5、自由读第2小节,指名读。
6、发现和体会构段的内在思路
将第二自然段开头三句删除,改写比较表达上的异同。
比赛朗读,体会“窃窃私语”。
二、了解课文中介绍的景色和物产方面的知识,发现作者分类分段介绍的秘妙。
1、自由读3、4小节,自己选个景“拍照”。
2、交流中提炼出景色的特点。
3、作者写了这么多景物,分两个自然段,为什么不分三段、四段或合成一段写呢?
指名学生读,条理清晰地感受一下海底的奇异。
4、作者写这两段想告诉我们什么?第三小节拍了五张照片,目的是什么?
找中心句(板书:举例子)
细读第三小节,分析五种动物特点之间的关系,体验作者精心选择例子突出动物活动特点的奇异。
5、朗读体会作者的智慧。
我们不但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异,还学习了介绍事物的好方法。
6、练习使用打比方、举例子的方法。
(1)温暖的清晨( ),它们有的( ),有的( ),有的( )。
(2)冬天来了,小动物们各有各的过冬方法,( )。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海底世界》,学习了两种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
板书: 22、海底世界
打比方 举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