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书
发布时间:2014-10-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章志英

石头书(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步感悟分号的用法和多种的组段方式。

2.通过词串组合、分析比较等方式,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发展学生思维。

3.通过围绕“主题词”的说话练习,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梳理清楚文章的脉络。

二、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板书:“书”。(教师:这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学习伙伴,能简单地说说它的特点吗?说不出的课以翻开书再看看。)

教师是学生回答情况,相机板书:字、画、作用(学问)

2.教学生字“册”,渗透汉字文化。(古代对于书的多种称呼:简、册、典)

①知道3000多年前的书是怎样的吗?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本。——教师出示“竹简”。

②教师问:知道这东西在春秋战国时期叫什么吗?(指名学生回答,相机介绍)

3.教师板书:石头——问:这样的书见过吗?猜猜看?猜不出的想想有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1.布置自学要求:①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标上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不大会读的地方多读两遍,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③边读边想想这篇课文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

 脚印    足迹(近义词)

 好奇    贝壳    地壳(多音字)

矿物    化石    矿石    煤炭

3.检查朗读情况

①全文一共多少个小节?分角色朗读一下课文。

4.检查朗读,感受不同的构段方式。

①再次指名一组同学开火车读川川和磊磊的话。读完后问:读了川川和磊磊说的这六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A、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在原有板书上添加“?”和“。”

B、教师指着板书:你能根据黑板上的标点符号的变化,说说“刨根问底”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②教师过渡:川川和磊磊向叔叔刨根问底,懂得了不少学问。叔叔都跟他俩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来读读叔叔说的两段特别长的话。

第七小节:

A、集体朗读。

B、出示:“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矿物。”  问:这段话还可以怎么读?

C、教师小结:这一句话中有三个分句。这三个分句可以调换位置,这就叫做并列分句。因此他们之间用分号隔开。)教师相机关注分号、近义词替换等内容,并作相应点评。

第十一小节:

A、再来读读这段话。——齐读。

B、这段话有三句话,能变化顺序读吗?

C、教师小结:这段话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先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再说“后来”,最后说“又过了很多很多年”。

③教师总结过渡:你看,这么一琢磨,自然段里的学问也挺大的。

(三)梳理文脉,练习概括表达。

1.读了这么多遍书了,你能用“石头书”来说一句话吗?

2.指名发言,教师相机引导梳理文脉。(石头书的样子——石头书里有字和画——石头书的作用)

(四)设置悬念,唤起阅读期待。

    1.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他们俩很好奇,于是刨根问底,一连提了6个问题。那么他俩从石头书中“刨”到了哪些学问呢?我们下周一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