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走进生活----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4-10-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霞

让数学走进生活

                  ----“生活中的数”案例

                                                              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杨霞

背景介绍

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普遍注重“纯粹”技能技巧的训练和题型教学,认为数学就是解题,学数学就是通过解题获得一个结果,这种认识和现象是是十分有害的。数学应该是过程,是活动,要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联系的紧密一些,动手多一点,使他们的兴致高一点。《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处处有数学 。有感于此,设计了《生活中的数》这一节活动课,让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

情景描述

( 师出示两张照片:本班的小朋友在打电话)。

师 :这两位同学在做什么呢?

生 :“她们在打电话。”

师 :“你们会打电话吗?

你能说说怎样才能打电话给别人吗?”

生 :“先拿起电话,然后拨数字。”

师 :“拨的数字就是什么?”

生 :“是电话号码。”

师: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还会打电话。那你们知道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吗?

请你们小组合作,用学具盒中的数字,摆出家里的电话号码。

生 :“摆好了。”

师 :“请你们数一数,你们家里的电话号码由几个数字组成?”

生 :“ 8 个。”

师 :“我们州市的家庭电话号码都是 8 个数字,所以,你们打电话的时候,这 8 个数字一个也不能遗漏。你们想知道别的小朋友家里的电话号码吗?”

生 :“想。”

师 :“好!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你们可以自由下位去记你们好朋友家的电话号码,记住带上纸和笔!”

(伴着欢快的音乐,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记电话号码。)

师 :“同学们刚才都记得很认真,你们想知道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吗?”

生 :“想。”

( 教师写出电话号码,学生记。 )

师:“ 如果学习遇到什么困难,就打电话给老师吧,老师帮你解决!”

生: “谢谢老师。”

 ( 学生们都很期待。)

教学设想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定位都有新的突破。

本节课将“生活中的数”专门作为一节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重组。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数就在我们身边”,以及“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目标较以往发生了质的变化,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二、紧紧围绕“数与生活”设计教学环节。

这节课,通过录像演示,创设生活情境,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素材,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然后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猜一猜、算一算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思考等多种实践活动,积极性非常高。

三、将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落到了实处。

例如:教师请学生用学具盒里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家里的电话号码,学生活动时,因为学具盒里的数字只有 1 ~ 9 ,所以如果出现重复数字不够摆,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在不知不觉中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分享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再让学生自由下位去找好朋友家的电话号码时,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下位交流。还有小组猜小红和小刚分别住哪一层等活动,使合作学习和交流的仪式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去,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与他人合作、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活动课,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情景,提出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学生一直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并很好的掌握知识。当学生正为记好朋友的电话号码而兴奋不已时,我又提出,有问题还可打电话给老师,他就更加想去学会记住这些数字。

以上教学中,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当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发生联系时 ,学生自然而然地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数学生活中来,真正实现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