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所谓工具性就是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包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和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的培养。所谓人文性就是要通过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包括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基于这两点,我认为的本色课堂,就是回归英语教学的本色。需要重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培养,因此课堂的操练、必要的听说读写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必须扎实有效。现在有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教学流程中安排有听说语言操练环节,但往往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真正操练扎实,取而代之的都是在书面练习中不断重复、不断强调。以致于把英语语言教学变成了“哑巴英语”教学。再者,教师明明知晓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在公开课中也会有意识地加入这个环节。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迫于对语言知识性的过度强调,迫于考试的压力,往往把学生接受英语课程人文方面知识的权利给剥夺了。我认为,真正的英语本色课堂就应该把这个环节还给学生,让素质教育得到真实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