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体育常态课
常态的体育课,就是每天在每个学校,每个角落正常进行的,不加任何修饰,最平常、最普遍、最真实、最自然地课,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要从常态体育课抓起。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就是说这一节课,我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能达到怎样的程度,促进或培养学生那方面的能力或情感 ,目标定的要准、要小、要切合实际,要有“对象、程度、行为、条件”等确切词语。如:五年级行进间运球,第一节课要求生85—90%的能做到行进间运球。目标确定了,在设立小内容,原地运球、行进间的运球,在针对这一小内容确立练习方式,那么这一节课的每一个小内容、每一个环节、每一项练习都要紧紧围绕目标去设计去进行,只有这样我们定的目标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是上好常态课的前提:要保证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能有效促进身体各个方面得到发展。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确定大的内容后,再制定单元计划,根据单元计划去设计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内容不要笼统,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定,季节特点,还要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学生的个性,根据需要可以对大纲制给与的内容修改或调整。
第三、抓住重难点,找到解决的手段和措施是关键:重点难点是这一节课的灵魂,也是这节课要解决的最重要的事,首先要找准重难点,一般情况下教学内容就是重点,例如
第四、简洁有效的组织教法是常态课的基本形式:我认为用最简单的组织形式,最通俗易懂的方法能让学生达到掌握技能锻炼身体的目的,这就是最好的方法。用心让每个同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尽情运动,生龙活虎,并伴有对下一节课的渴望,这就是最成功的方法。组织可以千变万化,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内容、不同年龄的学生、我们每位有两年教学经验的老师,都会有一套一套不同的方法。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需要就是好方法。例如:练习让距离跑,可以根据场地空间,随时调整让出的距离及参与的人数,无需课严格前规定好。
第五、高强度、大密度的练习是上好常态课的质量保证: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学生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必须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这就需要大强度的练习,练习是手段、过程、方法。所有的目标都要通过练习去落实。没有足够的身体练习做保证,所有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都全部变成空中楼阁。
第六、素质内容课课练是常态课下提高身体素质的有力保证。素质练习可以循序渐进的渗透到课堂中,同一内容可不断的提高要求和练习的次数,如立卧撑第一次课我只教会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完成本次课任务,下一节课提出要求,男生载30秒钟完成多少,女生在30秒钟完成多少个,或者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立卧撑,在下一节课我们来个全班大比赛,提高兴趣完成素质练习任务。不同的内容可循环的加入到课堂中,这样日积月累,身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第七、简单的场地,少而精的器材,是我们必须在课前设计的,场地要尽量小,器材要少,充分运用,合理恰当。场地尽量能重复使用,这样节省时间避免重复劳动。器材要一物多用、充分利用。仅有的场地、器材条件能够超水平利用,在有限的条件下上好体育课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职责,只要充分发挥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 “勤定能补拙”。
总之,每次上课前教师能对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成竹在胸,课堂上的组织教法灵活机动,随机应变,把握好三段式的教学环节,踏踏实实的让学生学会、练好,保证质量的完成设定目标,我相信学生身体素质将会在这样常态的体育课上逐步提高。常态的课,不新奇,但一定飘扬着新理念,不豪华,但能充满真情,不完美,但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