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开天辟地》讲述的是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本来是混沌一团的,后来大神盘古凭借他的神力把天地分开。盘古死后,他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课文中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词,理清脉络。
教学中自我感觉良好的几个环节是:1、开头部分揭题后的质疑。学生一下提出了好多有价值的问题:谁开天辟地?为什么要开天辟地?怎样开天辟地?结果怎样?……感觉到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了。2、学习字词环节对“混沌一团”的理解。我引导学生就用鸡蛋来解释,什么状态的鸡蛋可称为“混沌一团”?学生先回答:煮熟的鸡蛋、荷包蛋、茶叶蛋……我指出它们的蛋白、蛋黄分得很清楚,学生又答“搅拌过的鸡蛋”,我觉得说明词意。这是课前没预设的,课上如此生成,自己很满意。3、引导生理清文脉的环节。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开辟天地、化生万物”刚巧是文章中间两大段,由此引导生理清段落,自然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