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3-11-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孙惠娟

《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宋剑湖小学  孙惠娟

教学目标:

1. 学会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关注课文中长句的停顿,学会根据句意合理停顿,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受雾凇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通过自身努力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雾凇的美丽。

教学准备:

1.自主预习课文。

2.利用互联网搜集吉林雾凇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猜谜语

一.谈话导题

1.导语:三九严寒,大地冰封,在吉林的松花江畔,有一个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齐名的全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那就是雾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齐读:雾凇。

2雾凇这个词儿,对于我们江南的孩子来说,也许很陌生,那么,咱们就先来领略领略这壮丽的雾凇奇观吧。(板书:奇观多媒体出示雾凇奇观视频)

3.看了这么多雾凇的美丽画面,你想说些什么?能用一个词、一句诗,或者一段话来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说)

4.同学们说得可真好,咱们的江泽民爷爷在观赏了吉林的雾凇奇观后,写下了这样十六个字:(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江泽民 出示,指名读)谁来读一读?树挂就是指雾凇,是俗称。

5.看了这些美丽的吉林雾凇图,老师也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小诗:(媒体出示教师配乐读)

它,像盎然的银花,晶莹闪烁;

它,是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悠长;

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

它,如气势磅礴的落雪,装扮大地,点缀神州。

喜欢吗?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6、在严寒的季节里,空气中过多的雾气或水汽遇冷会凝结成冰晶,这冰晶就叫做雾凇。(板书课题,提醒:凇的字形)

二、交流展示、反馈自学情况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你们都预习了吗?课文读了几遍?同学们自主学习习惯非常好。

老师再给你们一些时间,同座位的同学互相听读,你认为同学读得好的,就送她一个大拇指表扬表扬他。互相学习也是很好的学习形式。

读了这么多遍,一定有很多收获,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读书的收获。

1、读生字词

这些词语能读好吗?出示词语:

笼罩 淹没 模糊 凝结

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生读第一行(真了不起,这里有许多多音字,你一下子全读对了。)

生读第二行

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把你的发现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书写生字

同学们词语读得真好!这里面有几个生字你能写好吗?(点击出示田字格生字)

指导识记字形。师范写:

请同学们在书上把这三个字描红一遍!这个同学写得又快又好!

瞧,这位同学坐得多端正啊。三个一很到位。

3、读课文

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不光词学得快,而且字也写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把这些生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好吗?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长句子。

A: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了,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B: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1、本年(读第四声)。2、很早以前的某一时间。(读第一声)】

C: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你们可是小评委哦。

(读中出现问题,立刻解决。解决后让其再读。读得好的,要表扬。)采用指名读、挑战读、推荐读、找有进步的同学读。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课文读得真流利。读了课文,雾凇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那课文每个自然段介绍了什么,你们能读懂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

1、生默读课文。

2、交流:

课文每个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板书关键词:美丽 形成 赞叹)

主要介绍了什么?

能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四、研读体悟,品味景观遣词美

是啊,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雾凇的美丽以及形成过程。那雾凇美在哪儿?(的确,走在松花江畔,到处都能感受到雾凇的美)作者是如何向我们介绍雾凇的美的?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

1、边读边画出描写雾凇美的句子,想一想,你从哪些具体词语中体会到雾凇的美。

2、大声读一读你画的句子,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交流:读得真投入,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交流之前,我请同学们来看这两个词语三九严寒”“大地冰封。说到三九,老师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哪个同学记得的站起来说一说。出示北国冬日图片,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河面上都结了厚厚的冰。吉林省在我国的东北地区,那里的冬天格外的寒冷。那里的雾凇也是闻名全国。

咱们来继续交流这一自然段中描写雾凇美的句子。你画的是哪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是从哪个具体词语当中体会出来的?

出示句子: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雾凇的美丽?(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1)理解洁白晶莹,体会颜色美。

透过洁白晶莹这个词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你体会到颜色的美。你看到了颜色)

点击图片,多白多亮啊!再仔细瞧瞧,还很透明呢。像水晶、像玻璃、像钻石……美吗?

请你来读读这个词。把词语送进句子中再来读一读。(真好)

洁白晶莹的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让我们一起赞美一下阳光下晶莹剔透的雾凇。(齐读)

继续交流,你有什么体会?

2)理解缀满,体会数量之多。

缀满枝头也就是说雾凇挂满枝头。

数量真多,十里长堤上挂得满满的,多壮观的景象。把你的体会融入朗读中读一读吧。

多美的雾凇,多壮观的景象!这就是——(引读)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3、图片感知美,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想去看看吗?

(课件,配乐,教师讲述)看,满树的霜花如银花怒放,晶莹剔透;又仿佛梨花攀枝,洁白高雅;似披着美玉,戴着白银,婀娜动人,美不胜收。

老师听到了大家啧啧赞叹的声音,(看到了同学们脸上的震惊)作者从雾凇的颜色和数量两方面描述了雾凇的美。现在你能用你的语言把你眼中的美表达出来吗?

4、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

看来,此时吉林雾凇的美在同学们心目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用朗读表达出内心对雾凇的由衷赞叹。

五、总结

这么美的雾凇奇观是如何形成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六、作业设计

1、继续搜集吉林雾凇的相关资料。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临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