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4-12-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静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

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刘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能清楚的知道文章脉络。

4、通过学习课文,再现“滴水穿石”的现象;初步感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释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成语(板书:滴水穿石)生读词,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水滴把石块滴穿了)出示第1小节,指名学生读一读,教师相机正音。

教师概括:在石头上方的水滴,经常滴在石头上,把石头滴出了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已成为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板书:奇观)理解“观”(现象)这个现象引起了作者许多的思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补充完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生齐读课题,理解“启示”

师小结: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作者在“滴水穿石”这个奇观的启发提示下有所领悟,明白了道理。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学生自读课文,划出课文中揭示道理的句子(师巡视)

交流:

相机出示:1、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3、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热……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学生齐读句子

师:现在你能进一步来说说“滴水穿石”的含义了吗?

再读课文,找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找词

2)、指名交流(师正音、相机指导词语的意思)

3)、出示词语(生齐读)

师小结:同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中国语言文字内涵是多么丰富,这就是我们母语的魅力。

刚才我们找出的句子都是揭示道理的,是“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板书:启示)但是,我们发现:划出来的句子只是课文的一小部分,课文绝大多数的篇幅我们还没有涉及到,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篇幅,想一想,这些文字讲述的是什么内容?(第3小节写的是名人的故事,第4小节写的是雨水不能滴穿石块的原因)

指名学生读一读名人故事,学生思考:这一段写了几个名人的故事?请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各个故事内容。(李时珍20几年辛苦,写成《本草纲目》;爱迪生的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成就画艺)

师小结:作者不仅告诉我们“滴水穿石”的启示,还例举了许多名人的故事,这种写法就是夹叙夹议。这些道理和名人故事都是作者看了“滴水穿石”这一奇观所想到的。让我们再次回到安徽广德太极洞,去看一看,这个现象究竟奇特在什么地方。

三、精读课文12小节,感悟水滴品质

(一)、出示: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请大家轻声读一读这段话,思考:来到洞内,你看到了什么?(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看到这个现象,你觉得哪里奇特?(水滴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学生朗读)

只滴在同一个地方就能把石块滴出一个圆润的小洞?(生:不能。1、它还需要很长的时间2、一直不断地滴)课文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的?(抓“接连不断”“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学生朗读这句话。

老师提示:如果把省略号的味道读出来就更能打动人了。

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个日月轮回,水滴总是在不知疲倦地滴啊,滴啊……谁能将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过渡:这个现象,我们就称为“滴水穿石”,也叫“水滴石穿”。对于滴水穿石的原因,课文第二小节用一句话就进行了概括。

(二)、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1、学生齐读

2、原来,水滴之所以能滴穿石块,是因为(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3、教师引读:说它目标专一,是因为水滴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说它持之以恒,是因为它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总是锲而不舍、日雕月琢、接连不断。最后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的一个奇观。

四、拓展延伸,深化水滴品质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滴水穿石”的现象(出示图片)看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水滴,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四字词语会更好。(写一写、说一说)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12

 

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奇观

                              名人

                              启示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