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宋剑湖小学 孙惠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除了语音标准、用词恰当、语法规范、表达连贯外,教师还要能够把教学内容所反映的时间、空间、人物的形象、事物的变化,用有声有色、幽默风趣的语言充分表现出来,为学生描绘出一幅幅神奇的画面,使学生仿佛正面对着可敬可爱的英雄,凶恶丑陋的敌人,奥妙无穷的大自然,五彩缤纷的社会……从而积极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等良好品质。如一位老师在描绘海时,有这样的一段话:海,无边无际、辽阔壮美;神秘莫测、变化无常。有时,他平静温荣,海鸥掠过水面,在海面盘旋翱翔,有时它汹涌澎湃,怒吼咆哮……学生听后,如身临其境。另外教师教学语言的亲切感人,不仅表现在语言的内容上,说话的语调、语气上,还要表现在教师的表情、动作、姿势等体态语上,教师恰如其分把握好健康的心态、得体的仪表、恰当的感情体验,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考,进行美的熏陶、感染也是极其重要的,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教师沉稳凝重的步态,悲伤的眼神,整洁朴素的着装,胸佩百合。学生历历在目,受其感染,自然就进入了状态。教学《你们想错了》一文,教师那凛然的体态,匣剑出鞘的目光,学生在凝神之中,自然地受到了感染。
由此可见,课堂上的语言艺术很有讲究,它既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又富有审美价值,它值得我们每个老师去思考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