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之我见
宋剑湖小学 朱秋莲
学校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场所,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交流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有效的课堂。
一、交流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把自由的课堂还给学生,还课堂教学本来的面目。所以我觉得课堂教学就是师生间“平等沟通”,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然,课堂的交流不只是知识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流。在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人格、情感,把孩子们当作“知识源”,而不是盛知识的容器,课堂教学才能有一次次愉快的交流,课堂上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才
二、情感的课堂
关于情感的课堂,我是这样理解的: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一)对学生有情。教育是和谐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熏陶。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关爱每位学生,尤其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会反复表扬有进步的孩子:“你看,谁谁今天最有进步”“老师真佩服你!”等等,既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了后进的孩子,也让每一位学生
(二)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一篇篇优美的课文都是作者情感的产物。有情感的教学关键是要有“情感教师”,教师要对学科教育有感情、对学生学习有感情,然后通过一个个富有激情的课堂,培养出“情感学生”。教师应利用课堂的阵地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催生语文课堂教学的万缕情丝。
三、有效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把“知识与能力”列为三个维度之首,这也明白告诉我们:语文教学首先是要突出学科特点,学习汉语言文字的“知识”,形成驾驭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语文的课堂教学应是“有效”的,应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堂——交流、情感、有效三者并存。
作为一线的一名语文教师,要把这门课演绎精彩,我想最需要的就是教师深厚的基本功和不断的努力。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上完一堂语文课并不难,难的是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让每一节课变为精彩的课堂,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一定的提高,做到语
一、爱上语文课堂
态度决定一切,在我们生活中,当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们一般会努力的去做,而且能够做的很好。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只要我们教师喜欢上语文,喜欢上喜欢课,而不是当做教学任务来完成。做到用心教语文,让语文课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比如朗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老师都没精打采的,学生的情绪就会追随着老师变化。在我的语文课堂中,我会学着喜欢每一篇文章,并且以饱满的热情去朗读课文。学生见老师朗读的那么好,自然也会努力完成。他们就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理解课文,去了解课文,从而喜欢上我们的语文教学。因为我们教师深情的融入到语文课堂中,学生也很容易被打动,也就会情不自禁的投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来,我们的课堂效率也将会相应的提升。
二、加强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
陶行知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
如在上《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时,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剧这一国粹并不了解,这时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讲述给学生听,这堂课,学生听的有滋有味,深深的
三、认真钻研教材和分析学情
语文书上的课文时精选的教学资源。我们上每一堂课,都应该把课堂上要讲得课文进行认真的钻研,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课文中的哪些知识学生可能接触的较少,可能遇到哪些预先性的问题;哪些知识需要拓展让学生了解更全面的相关知识。只有对教材熟悉了,教师才知道语文课堂中的重难点,才能将主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课堂上教师可以轻松的驾驭学生,不管学生讲到或是提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教师都可以恰到好处的控制着我们的语文课堂。
四、融洽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
师生之间应该少些批评多份理解。当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亲了,课堂上学生就喜欢上语文教师的课,他们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课堂上来。做到大胆的举手发言,大胆的交流和大胆的提问。如果他们在课堂上怕老师,怕和老师接触,那么他们也就怕上课举手了,怕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出来,教师的语文课堂气氛也就不能达到预先的目的了。
五、善反思交流总结教学经验
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写教学反思,从我们每上一节课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的改正。每一堂课,都存在着优点和不足,我们要把优点继承下来,把自己课堂上不好的地方进行改正。如在课堂上讨论用的比较好就可以多用讨论,朗读上做的较差就找出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课堂上只要不断的汲取经验,我们的语文课也就会在我们的反思中成长起来。
多和学校的语
六、做到让语文课堂回归生活
语文源于生活,只有让语文密切的联系学生的生活,让抽象的语文知识生活化,学生更同意理解,自然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就强。我们很多语文课文,都是对生活的真是描写,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了解课文,或是在课堂上多提及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他们也将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上来。如:我在教学课文《母亲的恩情》一文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是如何爱自己的,有哪些表现,这个问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都觉得有话可说,都踊跃举手发言。这堂课,学生学得很投入,很有感情,,并且说的问题的看法也说的很到位,课堂也由此变得活跃起来。
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把文本回归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去理解文本,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变得贴切而又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就丰富多彩了。
要做到以上几点并不容易,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精彩的语文课堂是我追求的目标,我会按照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让自己的语文课能真正地成为好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