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学流程,还原本色阅读
发布时间:2015-09-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许霜婷

一、教学环节:组织学的活动

1.现状:“教的活动”为基点的教学环节

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教师,在备课乃至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都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的是“我要教这些”,“我要这样教”,比如有的教师先抛出一两个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所谓——“牵牛鼻子”,然后组织研讨,在研讨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教的活动”看起来是有结构的:有导入,有过程,有小结。但这样做的立足点是教师,而非学生。

2.策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教学环节

“学的活动”为基点的教学环节虽不像“工笔画”那样精巧,却更像“大写意”,愿意在阅读教学中留一些空间和时间给学生,“行云流水”般地自然推进教学环节。这种教学环节更关注“学生需要学什么”——依据学情,“学生怎样才学好”——即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的活动”。许多优秀教师的课例可以看出,一堂阅读教学最多设计两到三个核心的教学环节,这样每个教学环节学生就会有较为充分的“学的活动”。教师备课的落脚点应在学生学习的起点辨认上,设计两到三个能够使学生充分展开学习的教学环节。

二、教学流程:学的活动“充分”展开

1.策略一:学生学习经验充分表达

教学流程,是依据学生的学情和要达成的教学结果,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这种流程应当有组织,有结构,一步一步流向教学目标。简言之,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充分展开。学生“学的活动”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经验才能充分地表达,而学生学习经验的充分表达的目的,就是形成新的学习经验。有的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很多,“环环相扣”看似很精准,但每个环节的时间很短,甚至有些“仓促”,学生的经验并没有得到充分表达。“学的活动充分”展开,学生才能形成对作品的理解,对阅读方法和方式的把握。

2.策略二:阅读教学的生成性

教学内容有确定性,即“预设”,时下流行的抽象讨论“预设与生成”的一致或矛盾,似乎略显苍白。阅读教学的问题,应考虑根据什么来预设——以“教”还是“学”为基点来预设的问题,以及如何预设的问题,而不是需不需要预设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都必须具体要某一堂课。这种阅读教学为“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并朝着流程的终点有方向的生成,这种成效便如行云流水一般,并非教师硬塞给他们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