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东“核心素养”专题讲座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许霜婷

        张新东校长从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再到李艺教授提出的有关“核心素养”的三个结构层,都详细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课程是动态的,体现着学习者的学习历程;课程是开放的,悦纳着学习者的学习资源。课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永远在发展,和生活相连,所有的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老师们要积极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践行者、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参与者、教师个人课程研制与实施的探索者,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重视语用理念下的活动设计,促进语文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提升。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因此,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能力,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尽显语文本色课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