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评价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发布时间:2015-02-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居春明

1.实事求是。教师要扮好指导、引导的角色,对同学认识不清的要加以指导。如我们在评价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对给出的评价学生提出质疑:“老师,我不同意给某人A等,因为在某次我们一起玩足球时他踢到我的腿,让我痛了好几天”。这时,教师就要指导他们认识到什么是技术犯规行为,什么是主观故意行为并加以区别对待;教育学生在评价中要抛开个人感情因素,同学之间的评价要强调言之有据、言之有物;对和多数同学评价差距大的要说出理由,以避免学生的类群效应。

2.注意评价的顺序性。合理运用权威,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做出评价。第一步让学生自评,评自己也是让其他同学了解自己的过程,最了解自己的是学生本人,因此,他最有发言权。自评对于第二步同学的互相评价也有一定的帮助,因为,只有充分全面地了解了被评者,参评者才有发言权,才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物。第二步的学生互评是帮助被评者正确认识“社会自我”的过程,让被评者在这面“镜子”面前“醒悟”,以便更清醒地认识自我的长处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完善发展自我。第三步,教师作为一个促进者,合理运用“权威效应”对学生提出中肯的意见,一方面,相对客观地给学生一个运动“处方”,使学生沿着一个正确的轨迹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最后发表意见,避免学生附和权威的心理,以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3.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的行为调节的高级机制,是人的认知行为的总龙头,伤害自尊心的教育是一种无能、无德的教育。良好的自尊心可以和一切不良心理产生认知不协调,从而导致青少年改变他们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在对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时,教师和参评者要多发掘被评者的优点,进行鼓励。对他们的不足一定要言之有物,实事求是,语言委婉、中肯,切忌把评价课开成一场批斗会。要关注两类弱势群体。一类是“还需努力”的群体,评价时引导参评者注意个体差异,重过程,重态度,重进步,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另一类是我们的部分学生体育干部,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由于方法欠缺,或坚持原则,“得罪”了部分同学,而成为感情上的弱势群体,在同学打分时“票房”纪录不理想。对这类学生教师要帮助参评者客观地认识他们的工作,适度运用权利威信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一方面实事求是地对学生个体做出合理评价,另一方面也树立了良好的班风班貌。

4.关注个体差异。传统的一把尺子衡量全体学生的做法,使先天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不用上课也能得高分,造成与评价的目标脱节、评价偏离重心。而在自评和互评定量、定性的过程中,始终高度把握评价的目的,关注个体差异,对学生个体才真正谈得上公平、公正。

5.注意选取评价的内容与目标的关联效度。按照传统的方法,我们注重的是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而新课程是以目标分层管理的,换句话说,以前检测评价的是教学内容掌握情况,现在检测评价的是教学目标达到的情况。因此,我们在选取评价内容时一定要选取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增强我们评价的效度。

6.培养民主的气氛,体现学生评价的主体性。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下才有畅所欲言的环境。教师不能搞一言堂,对不同的见解要充分地理解和鼓励;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到评估中来,让每个学生说出真话,让ABCD每个等级的代表谈谈理由,说说感想。即使是离谱的评价,也应看成是对评价者一次教育的机会,让每位学生的思想在教师的带领下飞翔,让掌声、笑声、真情充满课堂,让喜悦和自信写在脸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