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勤
1.按时到达指定地点上课;
2.不得迟到、早退;因故迟到,须向教师说明原因,得到允许方可上课;有事(上厕所等)须向教师说明,得到允许方可离开。
3.有特殊情况(病假),须提交纸质证明(班主任签字),并按体育教师要求见习,不得擅自缺课,不得在见习时聊天或做其它事,未经老师批准不得擅自离开。
二、安全注意事项
1.上课必须穿运动衣裤和运动鞋。
2.不得携带影响教学的饰物、饰品和影响活动安全的物品。
3.不吃早餐者不能参加体育活动,更不能借故逃避体育活动。
4.任何饮料、零食不许带入课堂,也不可在课堂上吃。
5.学生可携带水杯,存放于教师指定地点;在大运动量后,在教师指导下适当饮用。
6.准备活动认真完成,充分热身后方可进行有一定难度和强度的体育运动。未热身充分的学生可主动向教师提出,教师应予以安排。
7.课间应文明休息,不可追逐打闹,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8.未经教师允许使用的器材,不得擅自使用。如山羊、横箱、单双杠。
三、器材使用及归还
1.合理使用器材,维护器材的完整。使用完毕后,主动归还,并叠放整齐。
2.课堂上,看到器材有遗失的风险,每位学生有义务将其拾回。当器材损坏,应停止使用,并报告教师。
3.课间,学生拾到体育器材应及时归还体育教师或体育办公室。
4.课前,教师为上课准备的器材,每位学生有监督其不被拿走的义务,若有上述情况,应及时报告教师。
5.课后,各团队队长及体育委员应将器材清点清楚,然后整齐地放入篮筐内,并送回体育办公室。
6.体育器材是健身器材,不能当作武器伤害他人或破坏公物。
四、课堂秩序
1.集合整队应做到“快速、安静、整齐”。迅速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到达后保持安静,迅速向右看齐,队伍排列整齐后,面向前方呈立正姿势等待教师上课。
2.每位学生在每次集合整队时,都应做到上述标准。
3.教师在发言、喊口令、讲解时,所有学生必须保持安静。
4.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每位学生应保质保量完成,因身体不适暂停、降低练习规格,须向教师报告。
5.在练习过程中,不能以任何形式干扰他人练习,更不能讨论课程以外的内容、甚至起哄嬉戏打闹。
6.每位学生在集体练习时,都有义务保持课堂的有序和相对安静。
7.教师授权给体育委员,或者小组长管理职权时,每位学生有配合其完成任务、服从其管理的义务,有异议可向教师提出。
8.室内游戏课时,应文明下棋,保持课堂相对安静。
9.课堂交流应使用文明语言,行为举止得体,宽容帮助体弱学生。
10.各体育干部应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记录反馈工作。
五、运动参与
1.热爱体育运动,能积极主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在无教师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坚持体育锻炼。
3.能集合,或者参与其他同学的游戏、比赛活动等
4.能在团队运动项目中找到合适的角色,并能发挥作用。
5.能充分利用器材,创造更多有趣、新颖的锻炼方法。
6.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紧跟教学思路,了解教师布置的任务及要求。
7.知道热身活动和放松练习的重要性,并能认真地落实到位。
8.能关注一些体育赛事,能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9.掌握基本的科学锻炼知识,并能利用在日常锻炼中。
10. 能克服体育锻炼中的困难,能主动锤炼坚强、敢于竞争的意志品质。
六、团队表现
1.热爱自己的团队,能为团队荣誉感而奋力拼搏。
2.能按照“民主、公平”的方法,选举产生队长,决定团队一致意见。
3.能服从并执行团队主要意志,有不同意见能暂时保留。
4.产生矛盾,能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不采用过当手段。
5.每一位队员能在团队中找到合适的角色或位置,并能发挥作用。
6.团队的荣誉属于团队共有,不居功自傲;团队的过失由团队共同承担,不归咎一人。
7.不嫌弃、喝斥体弱同伴,能给予体弱者充分理解及恰当的帮助。
8.能和其他团队保持友好关系,不因输赢论关系。
9.能自我管理团队的组织纪律,做到统一、高效。
10.能配合队长管理好团队的器材,做到不乱丢、不缺失、不损坏。
七、考核及成绩评定
1.考核分为体能、知识技能、课堂秩序、运动参与、团队表现五大类。
(1)体能:反映身体素质程度的项目,如50米、800/100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实心球等可以用数字测量的。具体项目于开学时公布,该项满分100分。
(2)知识技能:反映技巧掌握程度的项目,该类项目运动量不大,但很有技巧性,以教师观察打分为主。如篮球运球上篮、山羊分腿腾越、单双杠等。具体项目于开学时公布,该项满分100分。
(3)课堂秩序:依据《体育课堂常规》之“一、二、三、四”条评定,每堂课由体育干部记录在册,教师做最后统计。该项满分100分,登记一次,扣2分。
(4)运动参与:依据《体育课堂常规》第五条“运动参与”评定。采用学生互相评定、体育干部评定、教师评定等多种方法,确保评分的公正。该项分为“优秀、良好、一般、需努力”四个等级,按累积得分算,满分100分。
(5)团队表现:依据《体育课堂常规》第六条“团队表现”评定。每个团队逐条举实例(每条举例数目不限,但必须真实),并据此按照“优秀、良好、一般、需努力”给自己打分,每个队员都必须参与评定,“评定”以书面形式上交至教师。教师根据“书面评定”结合“课堂表现”综合评定。此评定将被学校作为“德育”参考指标。
(6)学期总分=(体能 知识技能 课堂秩序运动参与)/4 的方法计算期末总分,团队评定为优秀者,可在原有分值上加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