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音乐课堂 源自原汁原味
发布时间:2013-12-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许多教师都在共同关注着有效教学这一话题,并围绕着这一亮点展开精彩并且丰富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单从字面上看,着重一个“效”字。但何为“效”?什么样的音乐课堂是有效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有效的音乐课堂,应把“儿童”当儿童、把“音乐”当音乐,让音乐课堂具有原汁原味的童趣味和音乐味。

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人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把学生当成“小大人”,就无异于把儿童造就成一些早熟的“果子”,既不丰满也不甜美,甚至还可能会提前掉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认知和实践是教师无法代替的,所以,教师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倾听学生的声音,从学生的视角去组织教学,本着音乐的属性去进行教学,让音乐的殿堂充满童趣,回归自然,回归本色。

一、优化教学环境,是原汁原味教学的开始

课堂教学环境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就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宽松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往往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心理健康的音乐教师应该有良好的心灵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孩子,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向上,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但建立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作为教师还要积极创设富于音乐美感的学习环境,能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和趣味性的课题,设计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引领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得到乐趣,享受音乐艺术的美感。

例如:每个学期开学前,我都精心布置自己的音乐教室,在音乐教室的墙壁上贴上学生感兴趣的卡通图片,如喜洋洋和灰太狼、大头儿子、孙悟空等。让他们感觉好像来到了儿童乐园,各类打击乐器整齐的摆放在专用柜橱里,让学生有一种想试用的冲动;钢琴上摆放一盆鲜花,让教室充满生气与温馨。另外,我还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教室,如:在教《新年好》时,课前我把音乐教室内拉上拉花,墙壁上贴上年画,录音机里放着鞭炮的声音,大屏幕上放着过年时大家热闹的场面,这样,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能很快的进入了音乐情境中。同时,我还不时的根据上课需要改变教室的座位摆放,如:圆环形、左右对面、方形等等,这样既方便教学,又增添了学生的新鲜感,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尊重儿童需求,是汲取健康养分的关键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一直认为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内心出发,激发其兴趣,才能让教育学达到最高效。生活中,有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需求视而不见,教学无法进入学生的心灵,学生对学习倍感枯燥,丝毫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在课堂上也是师云亦云,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违背了教学的本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音乐教师往往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老师,我想学口风琴!”“老师,能不能教吹笛子,我最喜欢吹笛子了。”“我们来排练一次音乐节目,好吗?”对于学生的众口纷纭、发自内心的想法,教师是认真倾听还是置之不理?我选择了前者。教师须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设身处地体会学生学习音乐的感受,努力创设符合儿童口味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富有童趣味的情境中去发现、感受、亲近和享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材料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精心选择、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不断给予学生学习空间,提出新问题、新信息,能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每学期的音乐教学中我都会精心挑选几首孩子爱看的动画片中的插曲和音乐进行教学或欣赏,例如《白龙马》、《少年英雄小哪吒》《别看我只是羊》一些好听的、充满童趣的音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受到孩子的喜爱。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爱好,尝试着去了解他们的音乐,和他们去感受他们所喜爱的音乐,甚至可以和他们一起学唱,师生之间就会有许多可交流的话题,如:歌曲的风格、乐曲旋律的特点、所用的乐器、演唱者的技巧等,这样既能使教师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同时教师对待音乐的态度也使学生的态度得到改变,使他们学会去聆听,学会去欣赏音乐。另外,我们还要积极把乐器引进课堂。如口风琴、竖笛等等,这既能大大丰富了学习内容,开阔孩子的音乐视野,还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实现轻松愉快地学习,并使教学内容逐步扩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造展示平台,是保持音乐最大热忱的动力

儿童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当孩子觉得音乐课堂、音乐活动是好玩有趣的、是自己参与其中的、是自己能够表现出来的,他们就很乐意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教师应多提供机会、给学生搭建音乐活动的平台,让学生体现自我、展示自我。在给学生提供机会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例如:我在教学新歌后,在巩固歌曲环节中,我会设计“音乐小评审”这个环节,当一名学生演唱歌曲时,其他学生专心聆听,“有错!错在哪里?帮他改正!”、“好!”“好在哪里?说出优点,向他学习!”引导学生在聆听中学会取长补短,助人为乐,一起进步成长!在低年级学生中间,我还开展了每月一次“歌咏比赛活动”: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间比赛。单独一个人主动演唱,个人成绩记一星;同桌二人一起举手参加演唱或比赛,不仅两个人各得一颗星,唱后得分还能计入小组成绩。这个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积极的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主动做起了胆怯学生的工作,一只只原来总藏在桌下的小手在团体力量的推动下举了起来。外向活泼积极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集体的荣誉,很有成就感,而从内心胆怯学生发出的虽微弱却很坚定的歌声中我却看出他们自然流露的自尊和被珍视的幸福感。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自豪之情洋溢在脸上。每个学生通过这个活动体会到“对于这个团体,我很重要”,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培养。

四、把音乐当音乐,是音乐课堂充实的最大核心

音乐课堂应以音乐内容为核心,凸现音乐的本质。音乐课堂本色的流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失去了对音乐本质属性的把握。“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课程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审美体验价值和创造性发展价值。”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创造性发展的价值,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音乐,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让学生体验音乐化的过程。音乐应用于实践,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我们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我们应该提倡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殿堂里自主探究,历经音乐化的过程,感受音乐化过程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有音乐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指导、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的火花得以闪耀、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与拓展,并逐步完成音乐认知的建构。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音乐素质,教师应该做导演、做向导、做教练、做陪读,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的直接体验。如:我在教学每一个单元的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即兴创编和表演。即兴创编和表演适合学生好动、好表演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它能将唱歌和表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学生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他人配合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和人生哲理,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参与美、创造美、享受美的审美愉悦。即兴创编和表演,既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显示出了它独有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小雨沙沙》这首歌曲,我设计了一堂表演课。学生先听一遍歌曲,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歌表演。在听第二遍时,有的学生就开始用动作表示发芽:学生蹲在地上,双手支撑地面,头低下,音乐声中,缓缓抬头,慢慢张开双臂……学生的一系列表演,将一颗种子的生长形态表现出来。通过歌表演的形式,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智慧,而学生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音乐化的过程,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独有感受。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展开的故事情节,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学生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也许他们的想法还有些稚嫩,也许他们的表演还不到位甚至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我们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践,放手让他们去探究、去体验、去完善,去提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有教育家说,教育是一种等待、一种激发、一种唤醒。教师在让学生自我探究体验的过程中,能唤醒学生主动去体悟音乐知识,唤醒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和智慧。让我们认真地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让我们欣赏孩子的每一份自我表达,在倾听和欣赏中去感受智慧与真情吧,这也许是对孩子最好的尊重和教育!

音乐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如果我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关注儿童,本着音乐的属性去建构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音乐教学定能回归本色、回归自然,走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