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让语文课充满本色
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朱秋莲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讲授应在师生同等对话的过程当中进行。”可见,对话性是教学的一种重要特点,教育就是对话,是创造性劳动的一种。由此看出师生的对话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心灵的互动。
关键词 语文 课程 交流 对话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老师要适应新形势,就要学会在平等的情况下与学生对话交流,这样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通过师生对话,老师和学生把各自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等等都展示给对方,让双方相互理解并且接纳,在相互的沟通中获得共享。在我们乡村小学里,语文老师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更要重视语言的交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对话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通过对话,独立思考,领悟文本。在不断的交流中,对话中、互动中、体验中,引导学生发展广泛的对话关系,逐步确立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理解,在课堂上就能准确地把握住语言训练,捕捉住文眼正确引导学生思维,从而实现师生的生命建构和人格成长,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更加精彩纷呈,使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在充满了情感和智慧的魅力中不失语文本色。
一、营建对话的“场”,表现语文本质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说话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从小学一年级就安排了说话课,这也算为了以后的作文课做准备的。所以说,说话练习是很重要的,要是离开说话这个“根”,那什么语感、词语佳句的积累、学生作文的研习等等都是变成无基础之建筑了。所以说,语文学科要依据课本的“言语情势”为根基讲授方针的,以言语情势为主,即是语文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记。在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如果要想回归到语言教育的层面的话,那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地运用文本,要求学生反复地读,体会出作者的感情,理会作者爱憎的缘由,达到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就走进了文本中丰富的感情世界,真正实现了学习文本、陶冶情操、收获精神食粮的效果。
在教学《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两组词,并且展开想象回答问题:“①你的眼睛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面?②倘若老人就是你,那么,你会怎么做?③反过来,假如你就是当时置身在‘白色漩涡’中的那一只小海鸥的话,你会发出怎么样的鸣叫?④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学生被这样一问,就跟着老师的要求,进入了文本里面的角色。为了使学生感悟文本中特定的人与海鸥的真情,我指导学生反复地用不同的方式读,通过默读、齐读、跟读、悟读、品读、分角色读、对读,学生稚嫩的童音在时高时低、时缓时急、时轻时重中逐步表现出文本描述的情感了。在学生的眼中,仿佛文本就是一幅幅图画连接成的一个感人的视频,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语文最朴素的本质表现吗?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感悟出了文本的情感,通过对话,悟出了人鸥情深!
二、安身言语方式,寻求语文本质
对于学生来讲,读书的时候,他们关注的是把文章读熟,至于书本里流露出的文本的感情在没有老师的提醒和要求下是不会多考虑的,他们关注最多的是故事的情节。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文本流淌出的情感不适宜老师转达,那就只有通过诵读,从语言文字中让学生感悟。是以我抓住课文里的关键词,要求学生仔细地咀嚼、揣摩,而且把这些词汇进行积累,最终达到明白句意,体会感情的效果。
在明白“海鸥依着他的节拍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片有条有理的曲谱”这句话的时候,我要求学生画下“节拍”一词,想一下音乐课上的快慢节拍,想象一下老人在喂海鸥什么时候会快?什么时候又会慢呢?通过这样的品读字词可以让学生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的真实的意图:表面是海鸥跟着老人的快慢节奏时起时落,事实是老人依着海鸥盘旋的节奏边走边放食物,这里表现出老人对海鸥的关心已经到了无微不至的境界了!这样,从说话入手,可以让学生明白文本、明白人物豪情、研习文章表达方法。如许的讲读对话,学生既体会了文本的感情,又学会了以后作文的写作方法,落实了语文课程的文本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三、晋升对话的“质”,回归语文本质
就学生说话的目标而言,毋庸置疑便是谙练应用说话,事先迁徙。这样看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仅是对文章进行诵读,很多时候,学生也要通过默读、合作表演等等来品味文章的片段,达到学生与课文、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交流。比如,在高年级的写话练习里,通过对你课文的讲解,把读课文、想写法、练写作连成一线,做到读写结合,随文练笔,把对话迁徙到写话,在写话中抒发出自己想叙述的感情。这样在讲授课文的时候“挤”进了随文练笔,学生想象着自己就是海鸥里的一只,可能是“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中的一个,他们会身临其境地倾听出内心的想法。学生写话的过程不仅仅是练笔,而是对文章的进一步体会,是对文章情感的升华。在这里,学生运用说话,真正地实现了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从而发生感情共识,通过对话这个“质”,回归到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本质”了。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到,开展课堂对话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只要有效地开展充满语文本色状态下的师生、生生、生本、师本间对话,使对话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形态,更好地实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