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评价在低年级教学中的灵活应用
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杨霞
在现在的小学教学改革中,评价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发展。以下就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评价中的相关问题,结合个人实践,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评价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也很难用语言表达清自己的意思,同时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注意力难长时间集中的特点也决定了他们的课堂表现。不像中、高年级学生都有了一定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对于他们的评价则是一套完全不同的形式。
二 低年级学生新授课中的多样性评价
评价方法的单一机械死板,往往会使教师课堂评价作用降低。因此,在小学数学新授课中如何实施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在低年级教学中,新授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的操作性课;及由教师讲解为主的非操作性课。
1、操作评价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主角。而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新授课已经离不开学具了。比如像小棒,钉子板在整个低年级经常会用到。学具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一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将所学图形用钉子板来围一围,再让其介绍自己是怎样围的。有一部分学生很快地围出了长方形,正方形,也有一部分学生,试图在钉子板上围出圆。教师要做的只是展示作品,而把评价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指出别人的错误,说出看法。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已将围正方形,长方形所要注意的地方发现了,而圆则是学生通过操作自己发现它是无法在钉子板上围出来的。但对于这种想法学生自己还不敢肯定,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肯定其想法,说明圆是没有角的,它是由曲线围成的,所以不能在钉子板上围出来。此外,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初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非操作评价
在非操作性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为主,此时很多老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提问后,马上叫学生不断重复回答,这样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充分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充足,合理的空间运用多种方法自主探索创新。而适当的延迟性评价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在上减法一课中新授13﹣9=?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算的,学生的算法不是唯一的(1)一个一个减;(2)10﹣9=1, 1﹢3=4(破十法);(3)13﹣3=10,10-6=4(4)9+(4)= 13,13﹣9=4……教师对学生的多种解法进行评价,并让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算法进行练习,而不是规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
三 在低年级练习课中发挥评价的作用
1、鼓励性评价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很难发现当一个加数相同时,只要比另一个加数哪个大,哪边的数就大。他们往往会说出许多与题目无关的发现,比如,50、48、40都是双数,虽然学生的这种设想跟老师所要求的答案相差甚远,这种进展也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带有某种偶然因素。教师仍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后,学生会非常高兴,这也说明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最感兴趣的。教师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进步的巨大动力。这一点早已被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实践所证实。教师应将练习课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发挥的特殊时刻,让学生真正进入到知识体系中,练习课就会变得更有意义了。好的评价则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
2、宽容性评价
与鼓励性评价相比,宽容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练习课上,学生的不足点会一一呈现出来,教师要允许,容忍学生的错误,进行延迟反映,将重点放在弄清出现的原因与改进上。因为低年级学生是成长中的不成熟的个体,要把各种错误看成有价值的例子。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着遗憾坐下,让每个积极参与的学生都画上满意的句号。要让练习课上的每一道题目都能成为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让其产生惧怕错误的心理。
可见,在课堂上的过程评价更及时有效,更灵活。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素质、发展能力、鼓励创新的目标。发挥评价的作用,不仅要重视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的评价,更注重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活动。
[参考文献]
[1] 曹培英 《小学数学操作活动的教学模式》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孔企平 《改善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
[3] 沈智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