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
2、学会本课的“佳”、“倍”、“重”、“念”、“采”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诗人写作的背景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找到诗句相对应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
2、了解诗人写作的背景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找到诗句相对应的自然段。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动,导入课题:
1、板书“佳节”
师:字理析解“佳”亻表意,本义是人长得高大美丽,如佳人。引申指美妙。佳节指美好的节日。像中国传统节日当中的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都称之为“佳节”,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
生:喜欢,因为过节有好吃的、好玩的,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不过,唐朝有位诗人王维(课件:诗人背景)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手势引读课题,出自哪首诗?
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课件:古诗)
二、初读古诗
1、师:想读吗?一起来自由的朗读,回味一下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指名读,正音。
3、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字音读得准,诗句也读顺了,读了这么多遍了,你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吗?
生:就是一到节日,诗人就更加思念亲人。(指名2-3个)在课件上标出生字的意思,“逢”:遇到;“倍”:加倍的意思。 “佳节”这里指的是
生:登高、吃重阳糕取的是“步步登高”的吉祥祝福,配插茱萸、饮菊花酒来驱邪避灾的习俗。
师:这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中,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注意读书姿势)
第一组:佳节 加倍 王维 重阳 思念 兄弟 回忆 独自 每逢 手挽手
第二组: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思绪万千 登高远眺 天各一方 西望长安
指名读,读得好的领读
指导读“兴高采烈”(字音读得很准确,就是我没有听出高兴的感觉,范读,你再试一试,齐读)(“思念”是如影随形、悠长绵绵的,范读,再读,齐读)
农历
(读得形式可以多样,开火车、齐读等)
4、分自然段朗读
(1)疏通句子
师:这篇课文几小节?请四位同学来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看看把生字词带进文章中还能读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正错误。说说每一节讲了什么?
(2)拓展思考
师:“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
生:想得很多很多的意思。
师:这个词语中哪部分表示“很多很多”?
生:“万千”。
师:说得对,王维想到了哪些呢?
学生基本上概括了前面的内容
师:你们说得很好,很完整,“思绪万千”一词正是概括了上文。
师:是啊,正是因为他想到了自己15岁就离家来到长安,举目无亲,想到重阳佳节家家户户团员相聚,想到以前和兄弟们登高游玩,如今却只能天各一方,孤独一人,于是才思泉涌,挥毫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让我们像王维一样,带着思绪万千地把这首诗来吟诵一下吧!
(3)对照诗句,帮助理解
师:你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其实,文章的一、二、三小节正是对着首诗的最好的诠释,你看看这三个小节分别能帮我们理解哪一行诗句。
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指名回答
(4)配乐朗诵
我们基本上已经理解了这首诗,谁来再现当年年少离家、才华横溢的王维,为我们朗诵这首《
(评价有当年王维的风采)
三、总结
1、正是因为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才会”每逢节倍思亲“,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诗人王维写作这首诗的背景。下节课,我们走进王维内心,进一步感悟王维的思念之情。我们还要来学写几个生字。
五、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在田字格中,指导学生写“佳”右边是两个土(共8画)
“念”心上是“今“(今天对过去的思念)
“采”上面是爪子头(手势)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写,注意纠正写字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