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
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吴小玲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版块: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情境创设
教师谈话:学校总务处准备订购一批新的课桌,要和我们现在用的课桌是一个规格的,同学们能不能帮帮总务处的忙,自己动手量一量课桌的长和宽各是多长吗?
请小组在一起分工合作量一量,要求用分米作单位。
2、小组汇报桌面长和宽不同的表示方法。
预设学生有这几种回答方法。(1)长约5分米,宽约4分米(2)用分数来表示几分之几米?
3、导入课题
教师提问:还可以写成多少米?
让学生自学第87页的例题一,自已推出正确答案。
教师小结:像这样数中间有一个圆点数叫小数。今天我们就学习关于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本版块,我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以学校总务处准备订购一批新的课桌和文具用品为切入点,学生帮学校总务处测量桌面的长和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重要性,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板块: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一)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1、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
教师抛出例题一,提问5分米用米作单位是多少米?
学生可能会回答5分米是5/10米,教师适时提示,也可以写成0.5米。
教师反过来问,0.5米表示什么?
4分米用米作单位是多少米?0.4米表示什么?
板书:5分米 5/10 米 0.5米
4分米 4/10 米 0.4米
(设计意图: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后面有关知识的基础,新旧知识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材本身的编排也十分重视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在以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间迁移,掌握新的知识。因为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所以我这里把小数和分数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联系旧知来学习新知,达到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2、教学一位小数的读写
让一两位学生站起来读一读黑板上的小数,再全班一起读一读
板书:0.5读作零点五
0.4读作零点四
提问:同学们都会读了,写的时候,你觉得要注意些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0要写在小圆点的前面,小圆点应该叫做小数点,写在0和数字的中间,小圆点的写法是英文里的句号。
学生拿出小手指在桌上写一写。
(设计意图:教学重点,就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有突出作用的内容”。也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落实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本节课中,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是教学重点,所以我特意多花时间让学生多读读,多写写,把一位小数的读写进行了强化操练。)
3、观察小结
学生小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零点几,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几。
4、练一练:
(1)对口令的游戏:老师和学生对答“十分之几”和“零点几”。
(2)想想做做3:看图先写出分数,再写出小数。
(3)想想做做1: 1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你会照样子填一填吗?
(设计意图:一堂课中的练习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以启迪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和德育教育为目标。所以,在教完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后我乘热打铁,结合书上的想想做做1、3,马上安排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在新授时就能通过一定的练习对知识加深记忆。)
(二)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师谈话:学校总务处要谢谢你们帮他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知道了课桌的规格,马上就能去定制了。总务处发现学校里圆珠笔和笔记本也要添置一些了,以下是这些文具的价格,问你能读一读吗?
出示:圆珠笔 笔记本
1元2角 3元5角
1、师问:能不能像刚才那样,把几元几角写成以元作单位的数?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尝试自己把这些数改写成小数。讨论后一起来解答。
教师依次提问为什么1元2角是1.2元?你是怎么想的?3元5角呢?
学生自己整理整数不是0的小数的写法。
教师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2、小数的读写
学生起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拿出手指在桌上写一写。
板书:1元2角 1.2元 1.2读作一点二
3元5角 3.5元 3.5读作三点五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包括内容十分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积极探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教学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时,我发现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在去文具商店里买文具时就能看到这些小数。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的经验,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我请学生帮总务处去买文具,引出文具的价格,教授文具价格的读和写。)
3、把例一和例二结合起来让学生比较:上面2个小数和下面2个小数有什么不同?
师提问:0.5米和0.4米小圆点的左边为什么写0?而1.2元和3.5元小圆点左边为什么不写0呢?
预设学生回答:因为0.5米和0.4米都不足1米,所以小圆点的左边要写0,而1.2元和3.5元都比1元大,所以小圆点左边不写0。
4、练一练:想想做做2
师谈话:我们平常除了会在文具商店看到这些小数,去超市买东西时也会碰到,那你能把这些食物的价格改写成小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汇报交流。
(三)认识小数的组成
1、师谈话:请同学们自学第88页的第一段,自学以后和同桌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2、练一练:下面各数各是什么数?
8 5/12 0.5 7/100 4.7 9 0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为前面教授新课时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比较多,这个环节,我就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总结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意义。)
第三板块:应用新知,拓展延伸
1、实际上,小数在咱们的生活、生产中处处可以用到,欣赏生活中的小数。
2、介绍数学家刘徽。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不光是从生活中总结规律,也要把学到的知识和规律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我用从生活中学到的小数来请学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为数学课增添一些人文性的内容,我将数学史引入课堂,介绍了数学家刘徽的故事。)
第四板块: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新的收获?
2、作业:把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小数写来,下节课进行交流!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5分米 5/10 米 0.5米 0.5读作零点八
4分米 4/10 米 0.4米 0.4读作零点二
1元2角 1.2元 1.2读作一点二
3元5角 3.5元 3.5读作三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