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小男生》
发布时间:2015-12-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彩琴

《三年级的小男生》教学设计

宋剑湖小学    吴彩琴

教学内容:

1、音乐伴随我成长

2、唱:《三年级的小男生》

3、听:《我怎样长大》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三年级的小男生》。

2、感受歌曲《我怎样长大》,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品质。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不喊叫。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演唱。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小男生》是一首四四拍的儿童歌曲,曲调生动、活泼,充满了童趣。附点与切分音的运用增强了歌曲的语气感,演唱起来更为真挚、亲切。歌曲中采用了数板的形式,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顽皮的小男孩的形象,演唱部分以第一人称表达了三年级的小男生渴望理解、盼望成长的美好心愿。这首歌音域较宽,演唱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音调,高音部分要求学生不要大声喊叫。

教学过程:

二、导入新歌

1、播放《上学歌》,在音乐中走入教室。

(导入用大家熟悉的《上学歌》,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课堂。)

2.师生问好!

3.你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4.同学们,看频幕上是什么地方?还记不记得2010年的那个夏天,我们背上小书包高高兴兴地走入新街小学,开始了我们的学习之旅,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走过了三个春秋。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听说三年级的很多小男生特别顽皮,你来听听到底有多顽皮。

老师用响板有节奏地慢速朗读:

作业 本上 开大 炮,队列 集合 站不 齐,

课外 活动 铃声 响, 最积 极,

来不及 跑回 教室 里。

(通过诵读,解决这节课中的诵读部分,同时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你能模仿着老师一起来说一说这位顽皮的男生吗?

3、讲解切分节奏。切分音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的需要,音符的强拍和弱拍发生了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变化。比如:一个音在弱拍时开始,而且延续到后面的强音的地方,打破了正常的强弱规律,使原来的强弱关系颠倒了,这种音叫切分音

二、新歌教学

1、三年级的小男生呀真是调皮又可爱,他也知道自己错了。其实他们也不想的,他们有很多心里话想和我说,你们想听一听他们都和我说了些什么听听这首歌中有你熟悉的内容吗?我们一起来合作,在你熟悉的地方读一读。

2、这首歌曲既有读还有唱,读的部分我们称数板,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这首歌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

3、学生学唱第一部分。

1)分句学唱歌词(老师慢速弹一句,学生慢速唱一句。对于跨度大的音可加以手势辅助。)

2)找一找句子中的切分节奏,指导唱好。

4、加速演唱第一部分。

为了能更好地表现三年级小男孩顽皮可爱的形象,所以我们应该用短促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

5、用央求的语气来学唱第二段。

老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注意旋律要连贯,音准要把握好,引导学生高音处不要喊叫,用假声轻轻唱上去。部分学生与不会唱的地方请其他同学帮助。

6、请学生和老师合作演唱。

学生唱第一部分与数板处,老师范唱第二部分,我在唱第二部分的时候请同学们思考:歌曲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演唱声音相比,第二部分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更合适呢?(连贯)

(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同时又不会感觉枯燥,很好的完成唱歌教学)

7、完整跟琴演唱。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

8、跟着伴奏音乐齐唱。

9、男女合作演唱。

10、请三年级的小男生来唱一唱。

11.创编歌词:三年级的小女生。

12.老师也创编了歌词呢。来听我唱唱创编的歌词吧。

师呀老师呀今天真高兴,你是三年级小学生,

师呀老师呀今天真高兴,三年级的小学生小学生。

数板部分(作业本上真整齐、队列集合站得齐、下课铃声一响起、课前的准备最积极,大家安全来游戏。)                       

老师心里真高兴,你们已经长大了,

老师心里真高兴,你们已经长大了,长大了。

(创编歌词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能更好的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价值观,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欣赏《我怎样长大》

师:我们渐渐地长大,随之而来的烦恼也开始增加,那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些困难呢?小树也在寻求答案,让蓝天来告诉我们。演唱形式是怎样的?歌曲是几拍子的?

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当听到第一次合唱的地方我们就站起来,听到第二次合唱的地方跟着音乐的节拍用手挥动着模仿小树渐渐长大,感受3拍子。

四、总结下课

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勇敢地接受困难的挑战,老师相信每一位同学一定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最后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同学们再见!

播放《三年级的小男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