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0-04-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小玲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

吴小玲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谈谈我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肤浅认识:

一、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

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学生会计算2×3”,说明学生具有乘法的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解决3个学生,每人分得2只桃一共有多少只桃”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都不能说明学生具有数学意识。而在春游时,3个好朋友分享事物,每人发到2袋零食,由此学生能想到2×3”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意识了。

二、理解数的意义与数的联系,培养数感。

“数感”,就是对数的本质的理解和感觉。数的本质是“多与少”或者“大与小”,从而过渡到数的顺序。其实学生入学前就已经知道了不少数,但那只是他们凭生活经验认识的数,对数他们只是有一种非常“肤浅”的表层认识,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成人看起来非常抽象的数,在孩子的脑子中逐渐丰富起来,富有“数的内涵”。比如说一年级的认识11~20,学生们都认识这些数字,但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和数位和计数单位理解同一数字在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比如要求学生摆小棒,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当学生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两部分后,接着让他们把10根捆在一起。1根小棒表示1个一,1捆小棒表示1个十。学生在操作中建立“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这就是数感的培养了。

三、培养符号意识用数学语言解决问题。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比如说用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用长方形表示统计图的数据,用字母表示数等,我们的数学课中充满了符号,需要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后转化成数学语言去解决问题。平时数学课时,我们可以结合授课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史的内容,让学生感受数学符号的演变和数学文化的魅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