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6-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朱秋莲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戈彩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猜谜导入新课,教学中注意师生互动,采用同桌互学互助、互相交流等多种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要坚持做自己。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大象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写“安”“根”“痛”“最”4个生字。
    2.找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写“安”“根”“痛”“最”4个生字。
    2.找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难点
    说说自己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三、复习导入
    1.“开火车”复习生字新词。
    2.指名读问句。
    四、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听课文录音,默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1~8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想一想:大象的耳朵像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
    (像扇子。大象的耳朵很大。)
    (3)再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指出了大象耳朵的问题。
    ①当小兔子说大象的耳朵时,大象是怎么回答的?他又是怎么想的?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大象此时可能在想,真奇怪,我的身体长得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②后来,小羊、小鹿等其他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很奇怪时,大象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想的?
    出示:“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A.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B.指导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
    (自己对自己说,大象自己对自己说话。)
    C.由这句话想一想:大象此时的想法有了什么变化?
    (起初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决定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4)小组议一议,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
    (5)全班交流。

    过渡: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想了什么办法?这个办法行得通吗?
    3.学习课文第9~12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小组讨论:大象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大象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可是这样一来,小虫子会在他的耳朵眼儿里飞来飞去,还会在里面跳舞。结果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小虫子再也进不去了,有小虫子飞来,大象用大耳朵一扇,小虫子就被赶跑了。)
(3)你知道大象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吗?(指名说)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用横线画出大象说的话。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3)此时大象的想法又有什么改变呢?
    (他决定放下耳朵,做回自己。)
    (4)小组议一议:如何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6)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本领。不用羡慕别人,更不要因为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而觉得伤心难过,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坚持做自己。
    五、指导书写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会写的4个生字,跟随老师书空。   2.为“安、根、痛、最”找词语朋友,并读一读。
    3.范写并点拨:
    安:横写在横中线上,稍长。
    最:第五笔横长,盖住“又”。
    4.学生观察这4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开始描红、临写。
    6.展评优秀作品。
    

板书
    19 大象的耳朵
    耳朵耷拉着→让耳朵竖起来→做自己最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