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2(戚静瑶)
通过对黄海燕老师讲座的学习,了解到对中年级教材的解读和运用。
对英语课程总目标的梳理:要注重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我们应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小学三、四年级结束时应达到对应的一级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即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动作、做游戏、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感觉和情感;能模仿范例书写词句;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对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三年级主要以对话为主,也有语段,小诗,歌曲等多元化题材,对话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了解语境意义。三年级话题主要以个人情况,家庭,朋友,学校生活,服装,颜色,玩具,食品,时间,饮食,动物,文具,节假日等。词汇要求是学习180多个词语,并能初步运用期中的80多个词。语音也是掌握26个字母名和书写,除此以外,近年来phonics初级内容也可以在三年级时就渗透进学生的语音学习中。译林版的小学《英语》按“话题一功能一结构一任务”相结合的体系,设计和编排了大量形式多样、情景真实、语言自然、趣味性强的语言实践活动。教科书每单元中的版块主次分明,脉络清晰,联系紧密。学生通过实践、参与、交流、合作等方式,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逐步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