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宁中:数学素养和小学数学教学》有感
发布时间:2020-04-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姚春霞

读《史宁中:数学素养和小学数学教学》有感

宋剑湖小学  姚春霞

读了《史宁中:数学素养和小学数学教学》感觉受益匪浅,课堂转型要关注育人价值,要实现从教师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落实核心素养首先需要深入地研究学生、研究学习。以核心素养为主线的课堂具有哪些特征呢?从被动学习到能动学习,从个体学习到协同学习,从表层学习到深度学习,是该书为我们描述的关于学校课堂转型的指标性特征。一味追求知识传递的“有效”“高效”无法培育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学力。核心素养的养成应以“优质教学”为导向,要让学生在基础素养、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方面,通过对话、思考、批判的过程生发出新的学习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同他者就“大观念”进行学习分享,理解知识与自我、世界的关联,思考彼此之间的差异,尊重世界多元性,参与到文化实践和问题解决。在这个意义上,钟先生认为当前一些学校所谓的“卓越教育”只不过是“低阶认知能力”强化的观点。

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最为关心的主题。该书为广大教师答疑解惑,提供了简明清晰的技术路径。简言之,“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课时设计”是学校课程发展与教学实施环环相扣的四个链环。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从知识—技能—人格—元认知四个维度把握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而单元设计作为课程标准修订之后教学改革的新亮点,大体分为“教材单元”和“经验单元”两种路径,以此打破传统课时的桎梏。从课时设计的角度,教学过程可以涵盖凝练讲授、周密引领、协同学习、自主学习四个阶段,超越传统无效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这些教学改进的脚手架看得见、摸得着,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搭设了可供凭借的阶梯,在理念与实践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像钟先生所言:“从根本上说,承担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不是每一个教师,而是整个教师团队;不是每一间教师,而是整所学校;不是每一所学校,而是整个社会文化。”对于学校而言,学校能否成为每一个孩子、教师、家长成长的天地,能否形成真实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影响着学校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程度,影响着核心素养扎根教育实践的深度。对于教师而言,能否触及教学信念的革新,从关注“教”转向注重“学”,能否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支援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否通过反思性实践,成为“能动型教师”,掌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的关键能力,都是推动草根式课堂变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