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突显平均分。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你能用分数表示下图中涂色部分吗?
课件出示图形。
学生完成后汇报。第1、2副图学生无异议,第三幅图学生回答,其它学生有不同意见,并说出理由。板书:平均分。
二、深刻理解单位“1”。
1、初步感知单位“1”。
课件出示学习单。
思考: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并说说每个分数的含义。2、每个分数各是把什么平均分得到的。
录音读题后,学生先独立完成填分数,再小组里说说分数的含义,教师巡视并参加小组交流中。
学生汇报,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含义。
师提问:它们都是用表示的,那它们各是把什么平均分得到的?学生回答。
师总结:它们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还有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的。(师边说边出示课件)
师总结:我们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师提问:这里我们把什么看作单位1?
2、进一步认识单位“1”。
过渡:这里我们把6个熊猫看作单位“1” ,我们把4个苹果也可以看作单位“1” 。这两幅图,我们把什么看作单位1呢?
问题:1、下图中,各把什么看作单位“1”?2、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并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内交流想法。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重点强调第2个问题。
总结:单位“1”表示的数量可多可少,可大也可小。
3、联系生活感受单位“1”。
过渡:单位1的数量除了可以表示苹果的多少,还可以表示人数的多少。
任意选取两位男生,提问:两位男生占我们班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
任意选取三位女生,提问:三位女生占我们班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
任意选取四位学生(有男有女),提问:四位学生占我们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
4、深刻理解单位“1”。
过渡: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生思考)
师:请你选取单位“1”的量,创造一个分数。
学生思考,动手操作。
生汇报创造的分数,结合实物投影。师板书学生创造的分数。
三、总结归纳分数意义。
过渡语:大家都非常的爱动脑筋,创造了这么多的分数。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5份、8份、10份…这么多份,数学上也用一个词来表示,大家认为哪个词比较好呢?
生猜测。(很多份,无数份…)
师揭示:若干份(板书),就是分数的分母。(课件出示分数的分母。)
师:那分子表示什么呢?
生回答,师总结:分子就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师板书,同时课件表示分数的分子)。
师提问:通过刚才我们观察、比较、分析,你认为什么样的数叫作分数?
生思考,回答。
师板书,把分数的意义板书在黑板上。
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板书)。
四、认识分数单位。
过渡:同学们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你能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师: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说。
师引导总结:以为标准,以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就是平均分之后,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说说和分数单位,他们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练习巩固。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先填出分数,再同桌互相说一说分数单位,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说说这里各把什么看作单位“1”?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各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总结: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分数的分母就是几,所得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练一练第2题
问:直线上把哪个部位看作单位“1”的?直线上表示的分数是怎样想的?
师:分数也可以在直线上表示。这里从0起到1是1个单位,同样地1到2也是1个单位,这1个单位就是单位“1”, 把它平均分成若干份,就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让学生在()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呈现分数)为什么这样填?(注意说明是怎样想的)
练习八第1题(涂色表示)学习单2
让学生分别分一分,涂色表示每个图里的。
交流涂色的结果。
提问:每个图里桃的个数都不同,涂色部分的个数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表示?
师:不管有几个物体,只要是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看作单
“1”。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画一画
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