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 许霞
发布时间:2020-06-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洁

《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

许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成语含义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1、弄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媒体设计: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好,那你能猜出这些图都是代表那些成语吗?(课件出示)

   2、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今天我们就再学几个成语。板书课题:8 、成语故事。

   3、引入《自相矛盾》。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课件出示《自相矛盾》课文内容。要求: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习生字:戳

2)出示图片。矛与盾是什么样子的?(板书:矛盾)谁来介绍下?

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剑的牌。

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

两种兵器是相互抵触,相互对立的,因此,便有了自相矛盾。(板书)

2、课文中还有哪些难以理解的词语?相机出示课件。

3、你想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吗?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能不能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

4、卖矛与盾的人事怎样说的?(课件出示:“我的盾坚固的很,随你什么矛都能戳不穿它。”“我的矛锐利的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他是用什么语气说的?(夸口 板书)

5、竟有如此锐利的矛,如此坚固的盾!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6、文中的围观者又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7、拓展: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真用楚国人的矛去戳他的盾会发生什么?

8、在大家的追问中,那个楚国人只能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他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课件出示)

(因为他说的话相互抵触,前后不一致。)

9、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把课文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说话者的语气。(指名读)

10、通过学习课文,看了同学们的表演,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前后一致)

三、初识古文,激发兴趣

 1、我们知道有些成语故事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书籍。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则成语就出自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本书里。

2、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课件出示)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  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 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 如?”其人弗能应也。 (师范读)

3、自己小声读读课文 ,说说古文的意思。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1、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自相矛盾的?

2、把《自相矛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与家人分享。

3、课外阅读二至三个成语故事。

 

六、板书设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