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量》教学反思
复习课的核心是“整理与练习”,恰当地处理好整理与练习的关系,也是复习课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明白准备练习的设计目的要明确,要有针对性,要围绕授课的“生长点”。本课我把教学重点定为系统整理计量单位及其进率。难点为单名数、复名数互化。
到六年级时,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构建量的计量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不觉得复习课枯燥乏味呢?在上课时前,为避免复习的枯燥,我设计了符合本课的课前练习。我选用一篇源于生活而又“笑话百出”的小马虎日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开心一刻时,感受到学习量的计量的重要性,课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由从日记中找出常见的量,围绕本课的复习重点设计,唤起学生回忆,再现旧知,为本课系统复习常见的量及进率做好铺垫。
在整理归纳这个环节中,我以小组为单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整理,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去感受常见的量及这些量的具体表象。学生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内容简单回忆,并在小组内补充和完善,并让学生板演各计量单位及其字母,介绍不同计量单位的字母表示、进率,使学生对此有了理论上的认识和科学的表述。如何使用合适的计量单位,教师让学生修改数学日记中不合适的计量单位,在此过程中,同时也复习了单位之间的改写。一节课下来,感到本节课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补充,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上完本课后,我觉的自己的成功之处有: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补充,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知识,有争论和质疑。
总之,互相交流,互相碰撞,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以后我们要多听别人的课,学习别人的长处,多进行教研,把每一节课都上的更实在,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