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1-03-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霞

正比例的意义

吴婵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的例1、第57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成正比例的量的理解。

教学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谈话:同学们,通过将近六年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行程问题中,购物问题中),还有吗?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一种新的观点,更深入地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什么观点呢?事物变化的观点,让一些量变起来,从变化中发现规律。

二、新课

师读题:一辆汽车如下表,指名读一读表中的信息。

提问: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观察表中的数据,哪一种量的变化引起了另一种量的变化?(时间增加,路程也随着增加;再从右往左看,时间减少,路程也随着减少。)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我们把这样的两个量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

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关联”是什么意思?(有关系,有联系)

追问:为什么说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我们已经知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接下来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请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这两种量在变化中有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呢?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班内交流。

根据交流情况,教师进一步引导:请写出几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求出比值。

提问:观察这些比值,你发现了什么?(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都是80)这个比值80表示什么?(速度)

也就是说,路程/时间=速度(边说边板书,速度是不变的,不变也可以称为一定)

讲述:通过观察和计算,我们对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有两点发现:第一点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也就是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第二点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的量。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正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 :正比例的意义 )请阅读课本第56页的一段文字,各自默读,边读边画。

老师把这段文字写在了屏幕上,你再来读一读。(再指名读)。提问:你能读懂吗?

在这题中,哪个量和哪个量是成正比例的量?同桌互相说一说为什么时间和路程是成正比例的量,并在全班交流。

三、教学“试一试”

再请看:老师读“试一试”,你会填写吗?

填写学习单“试一试”的表格。

再尝试着完成表格下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板书: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四、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

1.提问: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两种量都成正比例。

2.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呢?

板书 =k(一定)

这是正比例关系式表达式,对这个式子要这样理解: x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比值 k一定,我们就说 x和 y成正比例。

接下来让我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请看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第57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要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判断的理由。

2.完成练习十第1题。

1)学生按题目要求尝试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判断的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十第2题。

1)说一说:将图中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几厘米?

(2)画一画:在书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算一算: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填在表中。

3)讨论表格下面的两个问题。谈话:两种量若要成正比例必须是相关联的量,但相关联的量不一定成正比例,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才成正比例。

六、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板书:

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    比值一定

=速度(一定)

=单价(一定)

=k(一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