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教时新 在教学中成长
赵文澜
薛红老师带来的期初教材解读讲座向我们介绍了教材解读的三个变化。变化一:整体框架的调整,增加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比较优质的课程资源,教师之间应该做到成果共享。其次,开发的思路也可来源于学生,网络也是很好的辅助工具。变化二:理论基础与课程理念更具有前瞻性。立足学生,在课程的设计上要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发展水平。变化三:各环节建议的修改。在备课方面,薛老师也强调,对于教材首先教师要有一个整体的阅读性,全面了解整册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各板块功能及内在关系。在课外活动方面,作业设计要多元化,同时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活动的书籍。英语的学习不止在课堂,更应该在课外也有相应的延伸。
对于教龄还未满三年的新教师来说。熟悉教材,把握每单元的重难点是必须要做的。其次,在此基础上,还要突破教材的制约。再者,要与课程改革的其他环节协同发展。最后,不停止学习的脚步,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教学过程应该是“教”紧紧围绕着“学”来展开。为“学”服务,教师的教与学生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