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视野中的小学数学问题研究》读后感
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朱明芳
假期里阅读了贲友林老师的《学生视野中的小学数学问题研究>一书,以口算为例,谈谈我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三年级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学生中出现了两种口算方法,36X2,问学生是怎么算的,学生说:30X2=60,6X2=12,60+12=72。但在作业中,学生很多是像笔算的方法从个位开始写得数:二六十二,写2进1.二三得六、加上进的1得7,得数是72。那么学生出现了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引导﹖口算乘法,到底从高位算起,还是从低位算起?实际上通常口算是从高位算起的,而笔算才是从低位算起。
一、学生为什么喜欢从低位算起
明明学过了从高位开始算的口算方法,学生为什么更倾向于像笔算那样从低位算起呢?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
一是笔算方法的影响。学习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口算裹挟在大量的笔算练习中,并且笔算方法作为结构稳定的程序性知识,即便学生不是很理解其中的算理,也能算出正确结果,很容易对口算的方法造成冲击。
二是口算的方法对短时记忆要求高。学生认为口算笔算的在脑中记住两步乘法的运算结果,再相加才能算出得数,而笔算的方法可以边写边算,记忆的负担相对较轻,只要遵循稳定的立式结构,就能完成仔细思考一番无论是从高位开始算的口算方法,还是从低位开始算的方法,都是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并用它们分别乘另一个乘数,再把两个积相加。
二、从高位开始口算的价值何在
从高位开始口算顺应了我们读数和写数的顺序,有利于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其次,从高位开始口算,顺应了我们的生活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诸如“买一盒饼干需要32元,买3盒这样的饼干需要多少钱”这类问题时,往往是从高位开始计算的。因为先算好大数再加零头.既快又不容易出错。口算是不借助纸笔的,结果往往是在大脑思考后直接脱口而出。口算时,即便算错了“零头”,只要“大数”正确,影响也极其有限。
所以,生活中对运算能力的实际需要使得从高位算起具有重要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感受从高位进行乘法口算的价值,让他们体会口算时从高位算起的合理性,感受运算的灵活和思维价值。而不是感觉上去用笔算的方法更简单方便就用低位算起。
我们老师只有不断地阅读、交流、学习,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把握学生,把握各个知识点,更准确地引导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带着探究解惑的浓厚兴趣,更好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