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贝洛克《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有感
发布时间:2021-10-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怡

    著名思想家贝洛克在《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一书中深刻地指出,“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心智是身体的心智。离开了身体,认知和心智根本不存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具身认知,引导学生具身认知。通过具身认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肤浅走向深刻。

    具身理解:培育学生的“数学心”

    学生的数学学习首先需要理解,理解是通向深度学习的大门。可以这样说,没有理解就没有学生的真正的数学学习。高品质的数学学习首先达成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通过理解,学生可以建立学科基本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具身性数学理解,能够培育学生的“数学心”。

    比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创设具身化理解的情境, 让学生设身处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不断地从认知不平衡迈向认知平衡。如笔者在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海上搜救的情境:你在海上的船只遇险,如何对外发出求救信号?这一个问题是一个现实性问题,由于情境主体是学生自己,因而情境本身就具有了一种具身性。为了助推学生的问题理解,推动学生的问题解决,笔者给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尝试解决问题的工具如直尺、量角器等。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学生认为,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点,以这个参照点为核心告知搜救方向;有学生认为,搜救方向比如东北、西北范围比较大、比较笼统,必须以正东、正西、正南、正北为参照,告知偏离的角度;有学生补充,不仅要告知偏离的角度,还要告知他们我们的船只与参照点的距离;还有学生认为,可以借助指南针, 来确定搜救船只偏离正南、正北的角度,等等。在尝试性的问题解决中,学生自主建构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规则。这一规则不是教师告诉的,而是学生自我探究、建构的结果。因而,这样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就是一种具身性的理解。

    为了促进学生的具身性理解,教师可以创设具身化的情境。具身化的情境是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孵化器,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产生具身认知的需求。通过具身性的探究,形成具身性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增强学生的数学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