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国课题有关理论学习摘记11月
发布时间:2021-11-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彭建国

课题有关理论学习摘记表

资料来源

题 目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作者/来源

蒋婷

文章要点摘录

数学教学生活化内涵的相关研究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的规定,数学教学生活化化就是数学课程的内容设置要充分考虑人的学懂轨迹,贴近现实生活,搭起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之间的联系桥梁,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唐河一等大多数学者认为,数学生活化就是指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称宪花学者认为,数学教学生活化包括教学内容生活化和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两个方面②。教学内容生活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将数学知识的获取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结合起来。

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两者虽然考虑的角度不同,但其相同点都在于要将数学与学生已有生活背景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的相关研究 

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创造力、实践能力、情感体验与生活化意识的培养几个方面。郑佳丽、李永桃等学者认为数学教学生活化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实践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熊琪、张睿、李满仓等学者认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价值在于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更贴近生活,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去体验、感知、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含义。使学生在体验生活,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深刻数学情感。学生在数学教学生活化这一教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加深学生对数学的情感。王宽明、刘静等学者认为数学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数学生活化意识。尽管上述定义出发点不同,但是都强调在教学生活化中学生数学思维形成以及生活化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作用。

体会

我们可以了解到近年来国内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很多,主要研究了数学生活化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通过实践调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是总体而言还存在许多的局限性。 

 第一,从已有的对生活化概念界定内涵可以看出,生活化内涵基本上是按照“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实践”这一逻辑顺序。大部分学者只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数学教学生活化,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追求。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教师在数学教学生活化中不仅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也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体验过程中情感的变化。 

 第二,教学生活化的对策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中教师对生活化素材的引用与情境创设,而忽视了教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掌控课堂以及是否具有教学生活化理论,只注重教学形式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保证教学生活化的有效实施。 

 第三,教学生活化中教师仅仅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而忽略了教学生活化是高于生活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未来生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摘记人情况

姓    名

彭建国

学习时间

2021.11

研究课题

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课例研究

备   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