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有关理论学习摘记表
资料来源 | 题 目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 | 作者/来源 | 梁萍 |
文章要点摘录 | 小学数学中大部分学习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由于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知识基础等都是有限的,小学生的学习数学也带着浓厚的情绪色彩,对自身熟悉的话题感到亲切、有兴趣,基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尽可能从学生中提取数学学习的素材,使他们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他们身边,感知学习数学的价值与意义,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应该是与现实密切联系的数学,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的数学,即“有意义的数学”,学生在依靠生活经验的积累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在课堂上数学学习其实是学生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及教学内容,努力营造一种接近真实的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自然地情境中,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愿意动手动脑“做数学”,去解决数学题,获得真实体验,得到真实,提升自身思维。也可以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传统教书匠,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学生主动学,教师开心教。数学教学活动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美味佳肴。学生亲近自然,从而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数学基本技巧的,而不是只是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这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 |||
体会 |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弗赖登塔尔现实教育思想与杜威教育及生活的理论上,提出了适应我国的教育现状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学生生活的真实状况应该与教育相结合,理论有三层含义,一是生活中的教育,二是教育生活,三是教育将随着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陶先生在理论中指出,教育的作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活中,只有教育在生活中发挥了应有作用,才能够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活化是教育原则的体现,是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教师为学生服务,教育和学习满足生活需要,简而言之,陶行知先生延续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引领了中国式的教育理论转型。 | |||
摘记人情况 | 姓 名 | 彭建国 | 学习时间 | 2021.12 |
研究课题 | 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课例研究 | |||
备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