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澜2021.10课题有关理论学习摘记表
发布时间:2021-10-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文澜

课题有关理论学习摘记表

资料来源

 

生活情境迁移:小学英语深度学习的应然路径

 

作者/来源

武建萍/知网

 

文章要点摘录

1.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固化教材语境,隔绝生活场景

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实际运用,因此,创设鲜活的语用情境、让学生活学活用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不二法门。但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或者怕麻烦或者担心放得开、收不拢,不愿也不敢为学生搭设有现场感的学用平台。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教材情境下能说会道其实是背,而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则无所适从、不会应答。

2.生活化情境创设环节:

1)截取生活片段,展开对话表演

【案例 3

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Unit 7 On the farm Story time 板块时,笔者考虑到学生对话练习仅局限于教学文本,显得单一、枯燥,如果结合本课的对话结构、增加一些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能会高涨。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以下拓展环节片段:Welcome to Moles farm

笔者通过 PPT 呈现摩尔庄园的场景,并向学生介绍:TodayMoles friends are  going to  visit the farm摩尔的朋友们要来参观农场啦

小组合作:一个学生扮演摩尔,其他学生扮演朋友们,用本课所学的句子完成对话表演。

2)呈现生活情景,组织展示交流

【案例 4

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Unit 7 On the farm Story time 板块时,基于学生对周边的农场环境熟悉这一学情,笔者提前收集了自己去农场作客的视频,有效组织新课教学。

1)播放前往云台农场的视频。当视频中出现荷花、葡萄时,询问学生What are these? / What are those? / Are these...? / Are those...?”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本课 Story time

2)师生共同模仿句型,在小组内操练展示。不是所有的生活情境都具有教学价值。有教学价值的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引发学生思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新奇的问题, 组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体验、感知、探究、分析、归纳,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发展者。比起被动接受,主动学习让学生乐于展示学习所得。对学生的积极展示,教师要进行适当、精要的点评和讲解,挖掘知识的内涵及外延,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语篇,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体会

在我们小学译林版教材中,有许多话题都可以与我们日常生活相联系。我们可将生活化情境创设运用于课堂句型操练中,比如译林版六年级Unit 5 Signs Story time 板块提供的场景分别为购物中心、果汁店、书店、饭馆,学习内容为标志牌的含义。尽管本课提供了四个区域的标志,但学习范围仍有些狭窄。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学用渠道,增长其课外知识,我们可以准备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巩固环节,可以设置几个拓展场景:博物馆、公园、学校、电影院。人一组,其中一个同学当导游,其余同学当外国游客。在真实场景中操练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It means...另一种表达方法It means you cant ... here.

 

 

摘记人情况

   

赵文澜

学习时间

2021.10

研究课题

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课例研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