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有关理论学习摘记表
资料来源 | 题 目 | 促进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研究 | 作者 | 张远峰 |
文章要点摘录 | 人类社会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扑面而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人才素质标准,问题解决能力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各国竞相加快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步伐,强化知识的生活应用价值,重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整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在此背景下,强调问题解决、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已成为数学教育界的共识。 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部相继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都强调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课程标准还专设"实践与综合应用"模块。有证据表明:我国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不容乐观。文章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首先对数学问题解决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从"数学问题"的界定、"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解决教育研究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诸如数学问题的概念、分类、好问题的标准、数学问题的概念与特征以及关于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梳理。 | |||
体会 | 在文章第二部分,先是通过对问题解决与数学问题解决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得出数学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然后以此为线索,具体分析了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文章第三部分针对影响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因素及现实情况,提出一些设计思路。在提升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设计中,提出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有问题”;创设民主平等的人文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进行“质疑”教学,使学生“善于提问”。在优化小学生问题表征设计中提出利用概念图这一工具来提升数学知识质量,以及打破表征定势、引导小学生进行表征方式适用条件的辨别等设计思路。在策略训练设计中提出教给条件化的知识、使用“出声思维”策略、科学安排“变式练习”、引导学生评价训练的有效性等具体策略。在提高小学生问题解决监控与反思的设计中提出可引导探究反思、培养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渗透教学思想、培养反思策略,巧设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能力等思路。文章最后一部分为两个问题解决教学的案例,分别为小学数学常规课堂设计案例与基于丰富资源的案例设计,通过这两个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旨在说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文章结论部分认为,数学问题解决的核心就是学习者积极、主动、高质量地认知参与与情感投入,这应作为问题解决设计的突破口和考虑的中心议题。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基础,其学习效应是根本的、长远的。 总之,将分析与综合列为问题解决基本方法,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又有长期的实践支撑。 | |||
摘记人情况 | 姓 名 | 毛敏钰 | 学习时间 | 2022.1.21 |
研究课题 |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活动设计的研究 | |||
备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