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澜《有效情境创设的40项设计》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2-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文澜

赵文澜《有效情境创设的40项设计》读后感

 

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教学中,应有意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情境设计方式丰富多样,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某些情境方式是经常被选用甚至滥用的。如某些老师上课,导入部分千篇一律的短视频,探究部分故事材料,结束部分的励志歌曲。殊不知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目标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不同,这都需要我们创设相应而有效的情境。例如本书中情境设计案例27:蔡青桔老师基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形式的思考,在引入课题后,先让学生观看数字故事“静静的烦恼”,进而设置问题,通过问题形式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得出结论。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既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学习知识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去观察、感悟、思考、交流、总结,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在教学中,我将继续认真学习和研究有效情境创设并付诸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