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霞 课题研讨活动评课稿
发布时间:2022-06-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姚春霞

课题研讨活动评课稿

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姚春霞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关于解决问题的目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一册都编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就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课程目标,超越具体问题解法和 结论,指向策略的形成, 使得解决问题的教学区别于传统应用题的教学。老师执教的这节《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发现老师非常重视与学生之间真诚地交流,悉心地倾听,积极地引导,合理地调控,设计了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为主线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亲历数学。在这些生活情境中,他们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也许就归一应用题解答而言,学生并不困难,但是,要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他们初步体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就比较难。整堂课上, 教师不是靠语言的描述来突出教学重点, 而是不着痕迹地让他们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观察、比较中,体会列表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信息的重要性,说明了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充分的心理自由度,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和的奇偶性这课胥老师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在第一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例验证,得出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的结论,从而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学中,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把两个数相加的和的奇偶性拓展到多个偶数相加,多个奇数相加的和的奇偶性,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而此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也能够把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通过语言表述突出思维的合理性和有序性。整节课,教师围绕和的奇偶性进行教学,由具体数字到建立数学模型,逐步明确了通过举例验证是探究结论的一种方法,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