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小数加法和减法》课例分享
发布时间:2022-10-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怡

  一、课前:“预习开路”   

  在班级博客上,开辟栏目“预习导航”,下设自学提纲:   

  1、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2、说一说这个小数的意义,并说一说这个小数的组成。   

  3、这是我们三年级学的小数计算题,你会列竖式计算吗?相信你一定行!   

  4、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有疑问吗?把你的疑问发表在“质疑问难”日志里。   

  (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刚认识小数的意义,这些都为学生预习、自学提供了认知的基础,相信学生也有这个预习的能力。教师事先通过班级博客及学生的回帖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预案,并适时对学困生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夯实旧知、了解新知,缩小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而进入课中学习。)   

  二、课中:“研习筑路”   

  (一)找准起点,导入新知。   

  教师打开班级博客,点击学生提出的疑问。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但愿在结束这节课时,问题的主人都能收到满意的答案。   

  (二)展开活动,研创新知。   

  1、出示例1主题图,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你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中点击相对应的问题。)   

  3、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先列式,教师有意识的板书列式:

  4、师:观察这些算式,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揭题: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问题从学生中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根据主题图提问,由于问题于学生,就为学生对于接下来探讨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积极的情感因素。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   

  5、研讨“+”的计算方法。   

  (1)“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学习小组内交流组员的计算方法及为什么这样算得理由,教师巡视,看是否有竖式错误的,及时将错例收集,等会儿全班一起“诊断病因”。   

  (3)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列的竖式,并说一说他们组是如何列竖式计算的,及阐述列竖式计算的算理。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解题方案。(可以从小数的意义方面加以解释为什么数位对齐;或者还可以是用元角分的知识加以解释数位对齐)   

  (4)如果其他学习小组还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做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习及在班级博客中与大家的交流,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讲,他们是迫不及待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的,教师就适应这些学生的需求,给他们一个平台一吐为快。而且学生的讲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儿童化,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5)教师肯定学生的聪明才智。   

  (6)师:你们说了这么多,请允许我对你们提几个问题,能接受挑战吗?   

  A,这样列竖式可以吗?说说你的高见(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到的错例,可能是数位不对齐的,而是末尾对齐的;也可能是结果中没有点小数点的;还或者是竖式中没有写加号的等等)   

  B、和是,百分位上的5是怎么得来的?(不是把百分位上的5落下来的,而是百分位上的5与百分位上的0相加得来的。)   

  追问:百分位上添0的依据。(依据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B、你认为小数加法应该怎么计算,能用简洁的话语总结一下吗?   

  c:你是计算方面的专家,你来给大家说一说,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再次强调:1、数位对齐,2、从低位加起。   温馨提醒:别忘了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7)教师规范的书写整个计算过程,边述说边板书。   

  (设计意图:即使学生的讲解都已经很到位了,但是教师的示范还是不能缺少的,规范的示范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