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花 泥巴巴
单元课题 | 雨中交响 | 单元 | 三 |
教学内容 | 唱《水花花,泥巴巴》 | 课时 | 3 |
教学目标 | 通过学习《水花花,泥巴巴》,泥巴巴》。 3、初步了解踢踏舞的知识,并能尝试模仿几个踢踏舞的动作。 | ||
教学重难点 | 能用稍快的速度、欢快跳跃的情绪熟练地演唱歌曲 | ||
教学具准备 | 钢琴、音响资料、教材 | ||
教学过程 | 二度设计 | ||
1、 师生问好。 2、 导入新课。 DVD欣赏——儿童舞蹈《雨中花》 简介:该舞蹈表现的是一群孩子在雨中喜戏的快乐场面。演员穿的是“雨衣”、“雨鞋”,每一个都拿了一把伞。中间有一段孩子踩水的情节是以踢踏舞的形式来表现的。 师:舞蹈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生:踩雨。 师:你们喜不喜欢踩雨? 生:喜欢。 师:我知道你们不仅喜欢踩雨还不怕淋雨,哪怕浑身都湿了,哪怕溅了一身泥,你们都还是那么勇敢地在雨中欢笑。 3、 歌曲教学。 (1)、出示歌曲《水花花,泥巴巴》。 (2)、听范唱。 (3)、学唱歌词。 ①、听琴跟唱。 ②、“劈啪”、“踢踏”、“啦”处要唱得跳跃、有弹性,表现出孩子的天真可爱。 ③、启发学生懂得“不娇气,才是个勇敢的小娃娃”。 (4)、听琴唱谱。 ①、纠正、示范、再练习。 ②、用稍快的速度、欢快跳跃的情绪演唱歌曲。 (5)、学一段舞蹈《雨中花》中的动作,边唱边跳。 4、感受“踢踏舞” 师:刚才跳的舞叫踢踏舞。有谁能给我介绍一下有关踢踏舞的知识或模仿一段踢踏舞的动作? (1)、欣赏爱尔兰踢踏舞剧《王者之舞》片断 《大河之舞》是一部众所周知的爱尔兰踢踏舞作品,世界舞王迈克•弗莱利这位身兼创作者、舞者与制作人的超级明星通过自编并且领舞的七分钟踢踏舞《大河之舞》征服了全球观众,把爱尔兰的踢踏舞推向了全世界。1996年迈克•弗莱利创作了,《王者之舞》——全球最卖座的爱尔兰舞剧。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王者之舞》踏响全世界36个国家的舞台,票房收入共4亿美金,成为爱尔兰踢踏舞的代名词。 (2)、学跳踢踏舞。 学几个基本舞步。 想像以集体踢踏舞的脚步声表现大雨。 把舞步想象成泥水中跑得欢的小脚丫。 (3)播放《水花花,泥巴巴》(加合适的伴奏音型),学生跟随音乐自由表演歌曲情景(排成长队表演雨声,队前表演“小脚丫”的勇敢和快乐)。 5、小结下课。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欢快的歌曲《水花花,泥巴巴》,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踢踏舞的一些知识,体验了跳踢踏舞的感觉。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以后我们会有机会更深入地学习。
|
1、我们一起来唱唱踩雨的声音吧。 3 3 3 3 ︱ 6 6 6 6 ︱ 噼啪噼啪 踢踏踢踏 7 7 7 7 ︱ 6 7 3 3 ︱ 噼啪噼啪 踢踏踢踏 3 3 3︱ 6— ︱ 噼啪噼 啪 7 7 7︱ 3—︱ 踢踏踢 踏 2、 教唱踩水声音的旋律: 3、 师生配合演唱:生唱踩水声音老师唱其他部分的旋律; 4、 分析歌曲:刚才我们将歌曲里踩水的旋律唱会了那么其它旋律同学们能不能试试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用“啦”字哼唱旋律,唱完后告诉老师你觉得哪些地方不太好唱提出来! 5、 难点强化;注意歌曲中的音乐符号! 6、山里的孩子在雨中溅起了一路水花、一路歌,让我们跟着山里娃一起来学唱唱这首《水花花 泥巴巴》吧。 (引导学生跟歌曲轻声演唱) 7、在欢快的歌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山里孩子的勇敢、坚强、快乐。) (指导学生用歌声“啦.啦 啦拉,拉 拉 拉拉拉 拉”,体会山里孩子的勇敢、坚强。先唱歌谱体会起伏,再填词唱) 8、.完整跟琴唱歌曲。(注意最后一句的休止符,拎出来练唱。) 9、处理歌曲:如何唱的更动听呢? “雨中跑着勇敢地小娃娃”唱得更坚定、更勇敢。 “踩雨”更轻快 “山里的孩子上学去,踩开一路水花花、泥巴巴”调皮、快乐 “拉拉”唱出快乐——愉快的小不点,附点节奏分别唱一唱。 | ||
教学反思: 本课以雨中嬉戏、踢踏舞为整个教学主线,贯穿全部课堂。在开始的新课导入时,采用最直观,简洁明了的导入,把学生直接带入一个踩水的画面,抓住几个象声词“噼啪噼啪”、“踢踏踢踏”,让学生展开想象,找一找踩水时小水花溅开的声音,轻一点,弹跳一点!象声词的歌唱是表达情绪的突破点。歌曲难点的解决3—i音程大跳)。在解决这一难点时,我通过儿童化形象化的语言让我们的声音也来爬爬山吧!引导学生找一找轻声高位置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