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姿势的爬行与游戏》教学设计
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 薛梦珂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和“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在遵循江苏省体育教材的基本理念下,依据运动技术形成规律,结合一年级学生已有认知能力和技能水平,以游戏促学习、以情境促体验为方向,让学生可感可知可做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练习动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自主学习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游戏及学习中快乐轻松掌握三种爬行姿势,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享受运动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江苏省《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一书,水平一(一年级)“爬行与游戏单元”第五课时,爬行:多种姿势的爬行与游戏。爬行是非常受小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爬行动作可以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能力,同时还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本节课着重通过体验三个爬行姿势,使学生能够知道手脚并用跪膝爬行、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匍匐爬行的方法,能做出三种不同姿态的爬行动作,感受爬行时的乐趣,能在不同的情境下选择相应的爬行方式,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得以运用,培养学生自信力、意志力、耐挫力、动手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阶段,模仿能力强,兴趣广泛、好奇心强;他们具备了基本的手膝爬行的能力,对爬行的练习乐此不疲,各种姿势的爬行小朋友们都喜欢。本节课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指导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掌握技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改造器材、拼接器材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去模仿、发现、探索、创造,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四、学习目标
1.通过学练,知道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手脚并用跪膝爬行、匍匐爬行的基本动作以及对应不同高低空间的爬姿。
2.在学练中,充分学习体验高中低三种爬行的动作,发展学生的四肢力量、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在游戏中,积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意识和尝试体验的学习行为,并和小伙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品质。
五、教学重点与学习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跪膝爬行、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匍匐爬行的动作方法,并能协调发力。
学习难点:区分不同情境所对应的最合适的爬行姿势,并协调完成练习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示范讲解法、游戏法、竞赛法
学法:观察法、探究法、合作法
七、教学流程
师生问好→热身慢跑→热身体操→回顾手脚并用跪膝爬行→用跪膝爬行“开坦克”:A.听口令“开坦克”;B.自主“开坦克”;→教师点评学练情况→导入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A.自主练习;B.与垫上手掌击掌爬行练习;C.双人合作爬行→教师点评学练情况→导入匍匐爬行及单侧匍匐爬行→自主练习→制作山洞、拼接轨道→双人匍匐爬行过山洞→四人合作拼接多个轨道与山洞,并选择合适的爬行方法快速通过轨道山洞→小评委打分→教师点评学练情况→课课练:蹲起练习→游戏:打地鼠→放松拉伸→总结、再见
八、本课亮点
1.以“游戏促学习、情境促体验”为方向,让学生可感可知可做的氛围中,完成各种学练。
2.在自制游戏器材的各种变化中,巧妙完成各种爬行动作的练习,始终让学生趣味盎然地探索学习。
3.将肌肉协调控制发力的技术主线隐藏在以游戏搭建的学习阶梯中,让学生拾阶而上逼近技能目标。
九、安全措施:
课前了解学生原始健康状况,安排好见习生;充分做好专项准备活动,使关节得到充分活动;调整学生练习间距,避免练习中碰撞;学生自主练习时,提醒学生保持间距。
《多种姿势的爬行与游戏》教案
学习目标 | 1.通过学练,知道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手脚并用跪膝爬行、匍匐爬行的基本动作以及对应不同高低空间的爬姿。 2.在学练中,充分学习体验高中低三种爬行的动作,发展学生的四肢力量、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在游戏中,积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意识和尝试体验的学习行为,并和小伙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品质。 | ||||||||
学习内容 | 手脚并用跪膝爬行、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匍匐爬行 | 课次 | 单元第5课次 | ||||||
教学重点
解决方法 | 学会跪膝爬行、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匍匐爬行动作方法,并能协调发力。 | 学习难点
解决方法 | 区分不同情境所对应的最合适的爬行姿势,并协调完成练习 | ||||||
教师示范爬行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学生模仿练习,利用游戏、双人合作、四人挑战等提高练习密度 | 利用泡沫垫,动手改造器材、拼搭器材,创造出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选择合适正确的爬行。 | ||||||||
教学流程 | 课的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队形 安全要求 | 运动负荷 | ||||
时间 | 次数 | 强度 | |||||||
准 备 部 分 5 分钟 | 1.课堂常规
2.热身活动 | 1.师生问好 2.导入:小朋友出生后学会的第一项运动技能是什么呀? 3.跟随音乐进行热身慢跑 4.热身操 | 1.集合,师生问好 2.认真倾听,积极回答问题
3.在教师带领下跟随音乐进行热身活动 |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充分热身 |
2
2 |
1
1 |
小 | ||
设计意图:1.学生融入热身活动中,帮助身体得到充分拉伸,防止运动损伤。2.慢跑中听哨停模仿老师动作,提高学生注意力、反应力的同时,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 |||||||||
基 本 部 分 7 分钟 | 1.手脚并用跪膝爬行(游戏:开坦克) 要领:双手双膝着垫,手脚协调配合向前爬行
| 1.教师导入第一种爬行姿势:手脚并用跪膝爬行 2.教师讲解示手脚并用范跪膝爬行动作 3.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进行开“坦克”游戏 A.听口令开“坦克” B.自主开“坦克” 4.点评学生的练习情况 | 1.学生认真听讲
2.学生认真看老师示范,明确动作要领并练习 3.能利用手脚并用跪膝爬行动作完成“开坦克”游戏,积极参与练习,并大胆展示 4.认真听教师点评 | 组织:同上 要求:1.学生明确手脚并用跪膝爬行动作要领,能按教师要求2.能控制方向,避免发生碰撞。 组织:自由练习 |
1
1 3 |
1
2 3-5
|
中 | ||
设计意图:巧用器材,学生通过游戏的练习,利用手脚并用跪膝爬行动作灵活掌控爬行方向和爬行速度,并能灵活的避开同伴的碰撞。(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手脚并用跪膝爬行适用在低矮空间的情境) | |||||||||
基 本 部 分 9 分钟 | 2.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 要领:双手双脚支撑于地,膝盖不着地,手脚协调配合向前爬行
|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2.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进行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练习 A.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练习 B.与垫上手掌击掌爬行练习C.双人合作爬行:老师在垫上侧身滚动,学生在其滚动的身体上方爬行 3.点评学生的练习情况 | 1.学生认真听讲
2.学生认真看老师示范,明确动作要领,积极的跟随教师进行多种方式的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练习。 3.爬行中学会单手支撑身体,重心转换 4.学会有控制的前后快慢的爬行 5.认真听老师点评 | 组织:同上
要求:明确动作要领,积极练习。
|
1-2
1-2 3 |
4-6
4-6 3-5
|
中 | ||
基 本 部 分 13 分钟 |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的练习方式让学生更充分地练习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使学生知道能锻炼四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这种爬行姿势的实用意义。 | ||||||||
3.匍匐爬行 要领:躯干四肢着垫爬行
| 1.教师示范讲解匍匐爬行的动作要领,组织学生尝试练习 2.教师示范单侧匍匐爬行动作,学生尝试练习 3.教师示范搭建山洞的方法,并组织学生完成山洞搭建 4.组织学生运用匍匐爬行的方式进行穿越山洞的练习 | 1.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明确动作要领,尝试匍匐爬行练习 2.学生尝试单侧匍匐爬行练习 3.在教师带领下利用器材制作山洞,搭建轨道 4.学生用匍匐爬行或单侧匍匐爬行进行穿越山洞 | 组织:同上
要求:明确动作要领,积极练习。 |
1
1
2
1
4 |
3-5
3-5
4-6
1
3-5
|
大 | |||
4.小游戏:钻山洞 | 5.组织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拼接多个轨道和山洞 6.请学生示范,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爬行方式通过轨道和山洞 7.邀请学生做小评委进行打分点评 8.点评学生的练习情况 | 5.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拼接轨道山洞 6.学生认真观看并选择合适的爬行方式快速通过山洞轨道 7.对同伴作出打分点评 8.认真听教师点评 |
要求:使用多种爬行姿势进行练习 |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掌握匍匐爬行的动作方法,知道匍匐爬行适合在低矮狭窄的空间爬行。在游戏中学生能合理的选择爬行姿势通过山洞。妙用器材,同伴互相评价,内化要领。 | |||||||||
基 本 部 分 4 分钟 | 5.课课练:蹲起练习(下肢力量练习) | 1.教师讲解练习要求 2.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3.利用蹲起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打地鼠 | 1.认真听教师讲解,明确要求 2.积极参与练习与游戏 | 组织:散点练习
要求:积极参与。 | 3 | 2-3 | 大 | ||
设计意图: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 |||||||||
结 束 部 分 2 分钟 | 1.放松拉伸 2.总结 3.师生再见 |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拉伸 2.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3.师生再见 | 1.跟随教师进行放松拉伸 2.回顾本课内容 3.师生再见 | 组织:散点练习
要求:拉伸到位 | 1 | 1 | 小 | ||
设计意图:充分拉伸韧带,放松肌肉,利于学生课后恢复。 | |||||||||
课后 作业 | 1.高姿俯卧撑20个一组*3 2.发现、挖掘身边可以帮助自己进行锻炼的器材,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 ||||||||
负荷预计 | 平均心率 | 140次/分左右 | 练习密度 | 60% | |||||
场地 器材 | 音箱一个,泡沫垫21张,大锤子3个 | ||||||||
反思 |
本课中教师利用各种情境进行教学,巧用器材,让学生的兴趣安全被调动起来,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主动参与到练习中去。不仅愉悦了身心,还达到了本课的练习效果。比如在本课中手脚并用的爬行中,利用器材,把爬行当成是开坦克,学生玩的非常开心,而且得到了充分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