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 ,了解奇偶性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那就得进入今天的学习“和与积的奇偶性”(板书课题)
一、游戏激趣
1、师:李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个抽奖游戏,想玩吗?(想) 想玩游戏就要遵守游戏规则 规则:掷骰子,按掷到的数加两次,得到的和是几,对应的那一个的奖励就归你。 1 笔记本1本 2 谢谢 3 钢笔一支 4 谢谢 5 免一次作业 6 谢谢 7 做一周班长 8 谢谢 9 去李老师家吃一次饭 10 谢谢 11 奖金20元 12 谢谢 2、找三四个学生试过后都没有得到,引起学生们的思考。 3、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大家都不玩了?你们发现了什么? 任意掷到什么数,加两次的结果都是偶数 4、师:刚才我们抽奖游戏中的数只是很少的一些数。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来举例验证。 三、初步探究:两个数和的奇偶性。 1、任意选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求出它们的和,再看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填入课本50页的表格中。 学生举例、先自我发现,再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引导小结进行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2、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自己中不了奖了吧。无论你掷到什么数字,加两次,也就是奇偶性相同的两个数相加得到的都是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李老师正是利用了两个数和的奇偶性把大家忽悠了一把。
3、师:下面就是你们学以致用的时候啦! 打开数学书,左右两边页码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任意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四、引导启发:几个数和的奇偶性。 1
、师:刚才我们探究的是两个数和的奇偶性,那如果增加更多的数,几个数和的奇偶性你能判断吗? 2、任意选几个不是0的自然数,写成连加算式,先想想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再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3、小组四人讨论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举例以及发现。 4、师小结:几个非0自然数相加,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和是奇数;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和是偶数。也就是说几个数和的奇偶性主要看奇数的个数。(板书:和—看奇数个数) 5、谈话:还记得我们之前讲的学号问题吗? 1+2+3+……+59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师:奇数的个数是30个,所以它们的和是偶数。 五、自主探索:几个数积的奇偶性。 1、师:看样子咱们的奇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咱们的偶数服气吗?(不服)下面就是证明的时候了。
刚才我们发现的都是几个数和的奇偶性,如果是几个数的乘积,也会出现像上面这样的一些规律吗?什么情况下是奇数?什么情况下是偶数? 2、学生自主交流发现规律。 3、总结:几个数相乘,乘数都是奇数,积也是奇数;乘数都是偶数,积也是偶数;几个乘数中,只要有一个偶数,积一定是偶数。(板书:积—只要有一个偶数) 六、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 通过同学们积极的探索,主动地发现,归纳出了非常有意思的规律。那对于今天规律发现的过程,说说你的体会。 师总结发现规律的方法:举例和验证是发现规律的好方法 板书设计: 和与积的奇偶性 和—--看奇数个数 积—---只要有一个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