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自然延伸,它可以不断拓展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深度和广度.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理念,设计激兴趣、启思维、重语用、育素养、倡品格的作业.笔者认为,作业联结课内课外、联结生活、联结学科,具备情境性、多样性、差异性、思维性,体现综合性和延展性。为更好地提高宋小英语作业设计质量,宋小英语组于周四下午,开展《聚焦单元下综合性与延展性作业设计研究》主题沙龙。
首先,大家一起学习了樊波教授关于作业综合性和延展性的一篇学术论文,并一起提炼了以下要点:
1.重新定义作业全程指向
2.单元作业设计有四要素。明确育人价值,探究主题意义,设计单元活动,开展多元评价。
3.单元作业思考路径要丰富。
随后,各英语组老师对如何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延展性的作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胡凤:教师在解读教材内容时,如果只关注单元话题,就无法挖掘模块内容本身涵括的主题意义和育人价值,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停留在浅层,只学会了语言知识,无法对话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开展深度学习。这样,设计的作业也会缺乏单元主题的整体性引领和单元目标框架的整体架构,是单一的、碎片化的,不具备关联性,也难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对此,教师要构建由单元教学目标、语篇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使学生逐渐建构起对单元主题的完整认知,促进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杭玫:英语教学要依托情境,践行素养,实践育人。作业设计要根据三模块来设计: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作业设计。课前作业主要用于激活单元话题知识,筛选关联信息,丰富话题语言,为学习做好话题准备和语言准备;课中作业(课堂活动的一部分,承载这评价功能)体现横向打基础,纵向提思维,外向行实践:课后作业重在复习巩固、提升表达,形成态度。三个环节互为准备、互为不中、互为延续。
赵文澜:整体来看,综合性作业从课内口头表达贯穿到课后的书面输出,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意识,增强了提取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能够对话题的探讨能够从单一的时间线拓展到多视角、多维度。这一作业也充分体现出作业从课中到课后的延展性,学生运用课堂中所学的思维逻辑梳理方式为课后输出搭建支架,关联主题,丰富话题内容。两个作业任务的思维性和层次性不同,可以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语用能力。
管洪霞:教师还要思考与学科联结的跨学科作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打破学科的界限。以五上第五单元What do they do?为例,可以设置长周期作业“My dream job”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职业所需的技能、职责、酬薪等,加深学生对各行各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教师在此结合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并通过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学生不仅运用跨学科知识,更运用跨学科思维去提取、分析、关联、判断、再构建。
作业设计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教师持续的思考与改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习得和体验才是最重要的,而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习得、加深体验的重要途径。只有从核心素养出发,进行从课前到课中、从课中到课后、从文本到生活、从实践到素养的作业设计,学习才会真实发生,才能具备学科的逻辑、学习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希望教师能通过科学的策略与思路设计出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