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课例
发布时间:2022-11-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叶茹华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课例

活动流程:

活动一:说说我们的上学路上

1.自由交流:上学路上,印象深刻的事或景。

2.结合相关图片,说清楚自己的所见。如校门口志愿者迎接上学学生、路口交警指挥交通、小餐店老板忙着卖早餐、路上上班族匆匆的身影、路边的月季开了等。

设计意图: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学习任务群。教学时,要注重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把文本的学习整合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之中。本文写的是“我”的上学路上的独特体验,与当下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上学路,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是最常见的事。在教学时,创设“上学路上”这一情境,拉近了文本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同时也让文本学习成为我们观察生活场景的一个范例。

活动二:读懂“我”的上学路上

(一)初读课文,寻找“我”看到的景。

1.要求:(1)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懂的字词;(2)思考:在上学路上,“我”看到了什么景物?边读边画出有关词语和句子。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词组:

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一角小小的蓝天

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一片片闪闪雨珠的叶子

一块彩色的地毯

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读一读词组,说说有什么发现。关注数量的运用,关注叠词的妙用。

再读体会所描写景物特点。

3.出示关于景物的句子:

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2)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一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一路的尽头……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指导读好句子一,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结合图片欣赏。

指导朗读句子二,想一想这是怎么的一块地毯?看插图,欣赏画面带来的美感。

读好句子三,理解句中难懂的词语:(1)熨帖,提示可以根据上下文理解。找到相关词语“平展地粘”,上一自然段中“紧紧地粘”。对照文中插图,你觉得图中的落叶是不是符合作者的所见?(不符合,画的是晴天的落叶。落叶不是紧贴在地面上。)(2)凌乱:借助反义词“规则”理解,不规则就是凌乱。再借助学生课桌、杂物摆放理解“桌面摆放凌乱”,头发不整齐体会“头发凌乱”。

概括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借助近义词或反义词等。

4)用上总结的方法理解“明朗”。近义词:晴朗。比较两词之间的差别,不仅是天气晴好,而且明亮。结合插图巩固理解。

4.转换形式,变成诗歌,再次品读: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

掉下了

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这一片片

闪着雨珠的叶子

一掉下来

便紧紧地粘在

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水泥道

像铺上了

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

印着落叶图案的

闪闪发光的地毯

从脚下

一直铺到

很远很远的地方

一直到路的尽头

尝试自主改换第五、六自然段,以诗歌方式朗读,进一步感受水泥道的美。

5.除了作者直接写自己所见景物的美,还从什么地方也能看见景物之美?

“两只棕色的小鸟”是指什么?

为什么“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你还喜欢这小节哪个句子?边读边想象,并模仿“我”的动作做一做。

设计意图:在“我的上学或放学路上”这一情境中,读懂作者笔下的上学路,感受作者眼中的落叶之美,是整个活动的重点。在设计这一部分时,从初读感悟出发,以“看到什么”为表达支架,对文本有个基本了解。虽然这种感觉是散点的,是零碎的,但这是可感可触的,不管是水洼还是片片落叶,都能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出画面。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个具象的画面,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一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块彩色的、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的的地毯,一直铺展到路的尽头……这是许多画面的再造想象。从词串到句子,再到整体画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化身为“我”,在落叶的水泥道上玩一玩,亲身感受“我”的快乐。

活动三:写下我的上学或放学路上。

1.拓展阅读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片断,说说他看到了什么?哪些是我们见过的?你们的放学路上有什么发现?

2.不管是张秋生看到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还是汪曾祺笔下的放学路上,都是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后写下的,我们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笔写下来。

3.交流与分享,在首行写上“时间、星期与天气”,规范日记格式,完成一篇日记。

设计意图:把课文阅读与生活勾连,用自己的笔写下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完成一篇日记,巧妙地将阅读与习作融通,避免学生对写日记有陌生感与恐惧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